即兴演讲的类型

一、即兴演讲的类型

即兴演讲可分不同的类型。就其方式而言,可分为主动式即兴演讲与被动式即兴演讲;若按演讲主题而选择的相对自由度来说,可分为命题性即兴演讲、随意性即兴演讲和论辩性即兴演讲。

1.主动式即兴演讲

所谓主动式即兴演讲,指演讲者被临场的情景所激动而主动发表的演讲。如1860年11月,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次年2月11日,他在车站面对斯普林菲尔德热烈送行的群众,触景生情,发表了满怀激情、迎接未来的告别演讲:

朋友们:任何一个人,不处在我的地位,就不能理解我在这次告别会上的忧伤心情。我的一切都归功于这个地方,归功于这里的人民的好意。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从青年进入了老年。我的孩子们出生在这里,有一个孩子埋葬在这里。我现在要走了,不知道哪一天能回来,或者是不是还能回来。我面临着的任务比华盛顿当年担负的还要艰巨,没有始终伴护着华盛顿的帮助,我就不能获得成功。有了上帝的帮助,我决不会失败。相信上帝会和我同行,也会和你们同在,而且会永远是到处都在,让我们满怀信心地希望一切都会圆满。愿上帝保佑你们,就像我希望你们在祈祷中会求上帝保佑我一样,我向你们亲切地告别。

即兴演讲必须是有感而发。无论是其他人的演讲,触动了演讲者的感情,还是会场上的气氛,触动了演讲者的感情。总之,这种演讲必须如鲠于喉,不吐不快,无病呻吟的演讲,没有真情实感的演讲,会使听众生厌的。

2.被动式即兴演讲

所谓被动式即兴演讲,指演讲者原本不准备演讲,但被会议主持人或其他人临时邀请所发表的演讲。

赛场即兴演讲是被动式即兴演讲的典型。

被动式即兴演讲,要强调“切题”与“超旨”。

所谓“切题”,指紧扣主题不偏不离,不枝不蔓;所谓“超旨”,指超出“公共主题”,不能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要题材新颖、与众不同。

1944年12月,丘吉尔出访美国,正逢圣诞节。在白宫举行的集会上,继罗斯福总统发言之后,丘吉尔应邀作了如下的即兴演讲:

各位为自由而奋斗的劳动者和将士:

我的朋友、伟大而卓越的罗斯福总统,刚才已经发表过圣诞前夕的演说,已经向全美国的家庭致友爱的献词。我现在能追随骥尾讲几句话,内心感到无限的荣幸。

我今天虽然远离家庭和祖国,在这里过节,但我一点也没有异乡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由于本人的母亲血统和你们相同,抑或是由于本人多年来在此地所得的友谊,抑或是由于这两个文字相同、信仰相同、理想相同的国家,在共同奋斗中所产生出来的同志感情,抑或是由于上述三种关系的综合。总之,我在美国的政治中心地——华盛顿过节,完全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之客。我和各位之间,本来就有手足之情,再加上各位欢迎的盛意,我觉得很应该和各位共坐炉边,同享这圣诞之乐。

但今年的圣诞前夕,却是一个奇异的圣诞前夕。因为整个世界都卷入了一种生死搏斗之中,使用着科学所能设计的恐怖武器来互相屠杀。假若我们不是深信自己对别国领土和财富没有贪图的恶意,没有攫取物资的野心,没有卑鄙的念头,那么我们今年的圣诞节,一定很难过。

战争的狂潮虽然在各地奔腾,使我们心惊肉跳,但在今天,每一个家庭都在宁静的、肃穆的气氛里过节。今天晚上,我们可以暂且把恐惧和忧虑抛开、忘记,而为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布置一个快乐的晚会。全世界说英语的家庭,今晚都应该变成光明的和平的小天地,使孩子们尽量享受这个良宵,使他们因为得到父母的恩物而高兴,同时使我们自己也能享受这种无牵无挂的乐趣,然后我们担起明年艰苦的任务,以各种的代价,使我们孩子所应继承的产业,不致被人剥夺;使他们在文明世界中所应有的自由生活,不致被人破坏。因此,在上帝庇佑之下,我谨祝各位圣诞快乐。

丘吉尔《在美国度圣诞节的即兴演讲》紧扣主题,从“血统”“友谊”和“感情”三个方面阐述了英美两国之间的手足之情,以及“各位欢迎的盛意”给自己带来的“同享这圣诞之乐”。但是,丘吉尔的即兴演讲并未停留在类似“双方之友谊”和“圣诞之快乐”这些“公共主题”上,而是紧接着由“圣诞快乐”联系到“战争的狂潮”,并指出英美两国人民只有在这场反法西斯侵略中担负起“艰苦的任务”,不惜付出“各种的代价”,才能“使我们孩子所应继承的产业,不致被人剥夺;使他们在文明世界中所应有的自由生活,不致被人破坏”。这样就把节日的祝愿与战争的动员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使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达到了“切题”与“超旨”的高度统一。

即兴演讲要把握好“切题”与“超旨”的辩证关系;“切题”而不“超旨”,演讲必然流于公式化,从而缺乏振聋发聩之力;“超旨”而不“切题”,演讲必然成为套话,从而缺乏实事求是之意。

3.命题性即兴演讲

这种类型的即兴演讲主要在演讲比赛中运用得比较多。演讲者按抽到的题目要求,只作3~5分钟的准备就上台进行演讲。如2000年5月在昆明举办的首届“红河杯”全国演讲大赛,进入决赛的20名选手就是通过即兴演讲的形式来决定选手的最后的名次,选手抽到的题目有《正气歌的联想》《施恩不图报》《人、家、国》《假如我当官》《人生舞台》等。

4.随意性即兴演讲

随意性即兴演讲,这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交流、工作中的协商切磋,会议上就某一个问题的讨论争执,或在大会上应邀讲话等等,发言者被眼前发生的景象或情态所感染而激发兴致和灵感所作的一种即席演讲。它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说话形式。

5.论辩性即兴演讲

论辩性即兴演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持有对立或各不相同的观点的说话者,面对面地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的演讲。如商务和贸易谈判、法庭辩论、赛场论辩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社交活动的日益扩大和频繁以及演讲与口才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人们即兴演讲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即兴演讲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竞聘答辩、欢迎致辞、宴会祝酒、来宾介绍、婚事贺喜、电视谈话、新闻发布、干群对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