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1.3.2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作支撑,而文化的进步在于改革。因此,要想在世界声音中占据制高点,就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只有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首先,要鼓励政府提供文化服务。一方面,政府应加强文化服务意识,并将其渗透入公共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政府财政预算等方面应考虑提供文化服务的必要性,以加强文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应以需求为导向,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文化服务,打造贴近群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文化服务体系。同时保证文化服务体制运作的透明度,引导群众积极反馈并加以监督,以政府与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形式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其次,要形成“两手抓”的新机制,同时紧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在两手抓的基础上建立二者协调发展的文化体制格局。对诸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在充分利用公共财政、紧密依靠业内骨干基础上,完成国家规定的改革任务,为提高其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供创新性的机制保障;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内部机制改革,完善考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而增强其文化服务效能。除此之外,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坚持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硬的文化队伍。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健全制度,完善文化人才任用制度,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稳定的财政扶持和人才激励机制,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更要完善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提升文化人才综合素质,保持文化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