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故事能否讲好,中国声音能否传开,关键要看我们的话语外国人是否愿意听、听得懂,入脑入心,引发共鸣。讲好中国故事,要重视对外宣传方式,更要创新对外宣传表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不仅是为了把中国发展现状展现在世界各国面前,更为了将中国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融入世界,以世界的认同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首先,要创新对外宣传工作理念。理念的创新是实践外宣创新工作的前提。
第一,要践行真正的“中庸”理念,摆脱过去几十年来“只做不说的老好人”的形象。真正的“中庸”,并不是跟随国际主流媒体毫无原则地附和,而是具备自身的原则与底线,在关键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原则问题上有绝不退让的胆识和魄力,并能主动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第二,要树立融通中外的理念。融通中外的理念,要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具有国际眼光,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并将其作为问题解决的归宿,而非仅看重本国甚至个人利益;还要求对外宣传时在讲述中国情怀的同时要更多地讲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共同追求。
第三,要具备“主动发声”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主动发声,尤其是当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出声音,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现如今,无论承认与否,世界都已将中国看作“世界老二”,将中国的话当成“世界老二”的话来听。面对当前国际舆论,中国过去那种“只做不说”的形式已不能再适应,中国不仅要宣传自己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中国发展将会为世界带来的巨大机遇,更要主动解答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疑虑,积极主动地打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以还原清晰真实的中国形象。在此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自身已做了垂范。他在蒙古国大呼拉尔发表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愿意为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主动回应了国际舆论中称中国搭乘便车的论断。
其次,要创新对外宣传手段。要特别注重当前“互联网+”的重大趋势,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所提供的新机遇,将对外宣传推向新的制高点。要在进一步研究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开辟新兴媒体研究,并实现二者的迅速融合。一方面,对外宣传要进一步挖掘传统媒体新的应用需求,利用好如报纸、杂志、跨国会议等发展成熟的传统媒体;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特别是利用好互联网的大范围、广覆盖、无国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两者的创新性融合,从而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最后,要建设外宣型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精通外语和理论研究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外宣队伍,培养其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价值观特点进行宣传的能力,还要培养一批精通不同语种、深刻了解不同文化的翻译队伍,让中国政策、中国语言能够以零误差的标准被国外受众接收,从而使中国声音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