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创作题材:“正能量+价值观”的新主流影视内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好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对影视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对作品的内容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因此,影视创作在题材方面“全面开花”,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历史正剧、现实故事、古装戏说、宫斗穿越、仙侠魔幻等大量剧作不断涌现。现实剧题材的诸如《欢乐颂》《小别离》《媳妇的美好生活》《都挺好》等,凭借鲜活生动的现实气息和本土气息获得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好评,古装剧题材的诸如《甄嬛传》《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楚乔传》《延禧攻略》等,也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习俗等呈现给国内外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仙侠剧题材的诸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宸汐缘》《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因为拥有庞大的年轻观众群体,并深受观众喜爱,为走出国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与此同时,在大量精心制作的“上品”之中,不乏制作粗糙的“劣品”。优秀的影视作品对观众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自不用说,但不少劣质作品在网络新媒介和技术的传播推动中对观众产生了极其不好的作用,甚至误导了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以“建国三部曲”、《战狼》系列、《湄公河行动》、《流浪地球》等为代表的“新主流”影视作品为我国影视作品的创作题材提出了新的创作方向:既要满足主流价值的宣传,也要通过好的收视效益不断提升中国影视市场经济的规模。新主流影视作品不同于过去的“主旋律电影”和“主流电影”的概念,它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电影的时代性,根据实现中国复兴和中国梦的时代要求综合社会的多元文化,并重新黏合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以影像手法和故事阐述对主流话语体系进行类型化探索和商业延伸,从而构建记录中国人民生活日常和现实精神符号的电影模式,展示中国国家的现代大国形象,彰显中国自信。例如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建党伟业》,电影借现代述说手法增强了不同年龄的观众对过去历史的清楚认知,坚定了我国青年一代人“红色旗帜永飘扬”的政治信念;《湄公河行动》通过讲述中国撤侨和境外执法的故事,展现的是国家对人民尊严和利益的绝对捍卫,以及中国军人和公安子弟对百姓和国土的坚决守卫和无畏精神,彰显了“人人背后有祖国”,同时影片中更以国旗、军舰等细节巧妙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军事建设的“硬实力”,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无惧于任何国家或团体的恶意挑战;而《流浪地球》则是描述了未来当地球面临共同危机时中国人与世界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故事,生动地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
基于此,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严格把关对题材的选择,以具有“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创作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关键原则,让电影成为价值观念引领的良好载体,讲述中国传统历史故事和当今社会故事,以动人的中国情感打动观众,实现对中国新时代的国家形象塑造、理想信念的坚定引导,从而使观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获取源源不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