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适应性保护与更新研究》简介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适应性保护与更新研究》这本书是由.赵玲著创作的,《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适应性保护与更新研究》共有101章节
1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当前保护与更新所存在的问题,结合聚落的自身特质,分别从宏观地理区位、中观聚落环境以及微观历史建筑三个层面,探寻了符合该流域传统乡村聚...
2
序
资江流域古时属南楚蛮地,此地山高林密,地势险要,长期以来,这里逐渐成为汉、苗、瑶、土家等多民族杂居之地。由于生存空间的相对封闭和族群的相对独立,深厚悠久的土著文...
3
目录
目 录 内容简介 序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文化全球化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觉醒 二、传统乡村聚落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保...
4
第一章 绪 论
“未来始于足下,现在从历史中走来,我们回首过去,剖析现在,以期在21世纪里能更自觉地营建美好、宜人的人类家园。” ——《北京宪章》(吴良镛)...
5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6
一、文化全球化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觉醒
二战后,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交织与融合,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经济体系,并进而促成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从某...
7
二、传统乡村聚落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
传统乡村聚落作为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在特定的自然语境及社会背景下,人类活动与其生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尤似一件织物,有着自身特有的肌理构成与组织规律,并散发...
8
三、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保护的迫切需要
资江流域山脉逶迤,水系纵横,发达的喀斯特地貌以及连绵的山水环境,构成聚落生存的自然环境基质,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聚落集群。从空间形态来看,山地、溪河、古树、风雨桥...
9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10
一、完善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研究理论体系
资江流域多样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孕育了众多具有独特形态的传统乡村聚落。现存聚落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两宋以来该区域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空间形态,从宏观到微观,从不同层...
11
二、拓展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路径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作为该流域历史文化的物化载体,无论是聚落的整体格局还是建筑的单体形态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历...
12
|第三节 | 主要概念界定
本研究主题为“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适应性保护与更新”,在此复合性概念中“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适应性保护与更新”分别为本研究的地域范围、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13
一、地域范围:资江流域
资江,又称资水,民国三十年(1941)湖南省建设厅《查勘资水报告》称,“资水流域物产之饶,利源之富,可为他水之冠”,故昔人谓资水之名系由资源丰富而来。资江地处湖...
14
二、研究对象:传统乡村聚落
“传统”是指惯例的、传说的,沿袭、传承下来的事物,如思想、制度、道德、风俗与艺术等,具有地域性、历史性、遗传性等基本特征。辩证观念的“传统”则是指“一种历史持久...
15
三、研究目标:适应性保护与更新
“适应性”,该概念最早为达尔文提出,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生物学视野下适应性是指生物应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自我调节。适应性在不同时期其侧重点也不相同,从生...
16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17
一、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研究
(一)国外有关传统乡村聚落保护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国外传统乡村聚落保护起步较早,20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就陆续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相关研究。纵观整个保护...
18
二、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相关研究梳理与不足
(一)自然、人文方面的研究 目前,有关资江流域自然、人文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关于自然方面的研究有:①水文研究。李承银《资水》,刘培亮、毛德华、周慧等...
19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0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在选题和写作过程中,笔者首先从湖南大学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中的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EI工程索引等数据库中获取了相关的文献资料10...
21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阐述了本书的研究背景、意义、范围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明确了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以在地性边界为横向切入点,对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形成的自然环境以及...
22
第二章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构成特质与价值
综观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更新实践,几乎所有成功案例无不顺应与遵循聚落自身的特质。据此,对于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也必须要对其特质有一个客观而明晰的认识...
23
|第一节|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生成发展的环境特征
环境是多元要素融合的复杂系统,根据要素的不同属性可分为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物质环境受自然法则与人类行为的共同作用,其组成主要包含大气、水、土壤等。人文环境为人类...
24
一、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生成发展的生态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聚落形成的基本前提,亦是人类选择聚居空间的首要条件[93],不仅包含了湿度、光照、温度、降水等地区气候要素,也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元素所组成的自然...
25
二、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生成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
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一致认为: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变量,并非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河流与山脉等自然条件的规限,先前的社会价值观,现实生活所流行的新思想、新观...
26
|第二节|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构成特质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构成是聚落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因此,对于其空间构成格局分析,即在当代时间断面下对聚落空间的价值判断进行的内容解析。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
27
一、地理区域空间分布不均、相互关联
(一)空间非均质分布 在一定区域内,传统乡村聚落的空间构成在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密度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其中空间结构是聚落与周边聚落空间关联的直接反映,是聚落外部空...
28
二、聚落区域空间复合多元、借势成形
聚落区域是指聚落居民的聚居区,表现为多种类型关系的空间环境,包括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以及相对集中的历史人工环境,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聚落区域空间...
29
三、聚落建筑空间天人合一、动态应变
本书的聚落建筑指分布于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的各类传统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是一种具有地缘特色的建筑形态,在类型和空间两个方面具有独特的构成。 “聚落区域空间天人合...
30
|第三节| 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历程
传统乡村聚落是人与自然互动过程的产物。受经济、政治以及区位等诸多因素影响,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变化过程。由于不同聚落建制历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