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格局的延续与保育
2025年11月01日
二、整体格局的延续与保育
对于村落整体结构的保护与更新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若未能保护好村落的整体结构,那么农宅的更新以及公共建筑的建设便失去了基本支撑。基于对桃林村社会背景、公共设施现状、历史、空间形态等多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该村落整体格局宜采用低度干预方式织补。低干预强调了对村落传统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修缮,尽可能地保持其原有特征,在此基础上合理植入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填充其空间功能。同时,还强调对文脉遗失的合理织补,主张将景点设置与民族特色有机联系在一起。在旅游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合理穿插织补村落传统元素,尽可能地保护并传承村落文脉的“根”。
桃林村的整体规划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新建建筑区域、保护建筑区域和保护生态区域(见207页二维码内图6)。新建建筑区域为景区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分别在村落对岸河边植入吊脚楼、旅游商品购物以及餐饮住宿区,改善游客食宿条件,并在村落西面建造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以及旅游接待区;保护建筑区域重点关注对历史建筑区域的修复与改建,同时还在空间环境上凸显历史建筑的主体地位,活化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保护生态区域是将特色的乡村游览路线穿插在整体的景点线路上,为游客提供切身实地体验乡村特色风光文化的机会,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主要包括村落西南方向的生态农田保护区,提供农业生产观光和参观区域,还有村落西北方向植入的沿河生态景观区,引导游客进入主景区,展现沿河生态及湿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