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微观维度:历史建筑空间创造性延续
2025年11月01日
|第三节| 微观维度:历史建筑空间创造性延续
资江流域传统建筑作为聚落空间环境的特色之源,无论是建筑组团的空间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结构关系、材料与色彩,无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缘性特征,体现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营建思想。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受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资江流域传统乡村聚落历史建筑出现严重的物质性破坏和功能性衰退。织补理念下的保护观主要从建筑形态内部的关联性出发,研究其组合关系的内部规则和生成模式,并在组合方式中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策略。因此对资江流域传统建筑的更新,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传统建筑形式和对建筑局部的刻意模仿,而是结合当地实情,对建筑的地域文化进行细致的挖掘与辨识,凝练地域性符号并应用到建筑的营建上,以实现与传统风貌的协调。本节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根据建筑保护的现实需要,从建筑风貌修复还原、建筑性能承袭改良以及建筑功能置换转型三个方面对历史建筑的技术保护进行探讨。
“微观维度:历史建筑空间创造性延续”部分相关图片内容一览
1.上梅古镇建筑风貌的修复
2.新化县古桃花源建筑风貌的修复
3.“双层墙”结构做法
4.上梅古镇清耀堂功能的置换

本节相关图片内容详见二维码

■新化古桃花源吊脚楼

■新化古桃花源主题餐饮院落

■新化古桃花源游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