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过度生长

念珠菌过度生长

伊莱恩出版《打破恶性循环》一书时,小肠念珠菌问题还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因此在她的书中并没有提及。但事实上,在抗生素被广泛使用之前,医生会在开具抗生素的同时给予抗真菌药物,因为医生知道抗生素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会促进真菌的繁殖。可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医生不再这么做。

如今念珠菌的过度生长不得不说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轮抗生素使用后,不仅会杀死大部分益生菌,而且还会造成念珠菌的大量繁殖。同时,现代饮食方式的改变(高糖饮食)也进一步加剧了念珠菌过度生长造成的危害。念珠菌过度生长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个问题。

关于念珠菌

念珠菌是存在于人体黏膜(如口腔、肠道、泌尿道和阴道)的一种微生物(人体本来就有的)。念珠菌是双相菌,它们既可作为圆形的酵母细胞存在(休眠状态),也可像真菌一样(活性状态)通过其发出的菌丝穿透寄主的组织,造成损伤。之前人们对念珠菌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口腔、阴道等部位引发的疾病。

小肠中的微生物数量远远低于大肠,最常见的两种微生物为念珠菌和乳酸杆菌。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肠道内的有益菌(如乳酸杆菌)会抑制念珠菌的繁殖,使其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但是在使用抗生素后,有益菌被杀死,但念珠菌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因为没有了有益菌的抑制,开始占据优势,大量繁殖。目前研究最多的、也是在肠道最常见的念珠菌类型为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过度生长的结果可能是:①转变为真菌形式,而其菌丝体可以穿透肠壁,导致肠道渗透性增加,甚至肠漏;②念珠菌通过肠道进入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慢性免疫反应,如过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因为肠漏,未消化完全的物质进入血液,引起炎症反应,并导致一系列慢性疾病;④念珠菌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79种毒素)可以直接进入循环系统,有的还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相关疾病

目前已经发现多种疾病与念珠菌过度生长有关,现列举如下:

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和纤维肌痛都是非常痛苦的传统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疾病。泰特鲍姆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发现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纤维肌痛和慢性疲劳,有效率约为1/3。

英国的伊顿医生发现,患有慢性疲劳的人如果有念珠菌过度生长的情况,念珠菌可以利用糖产生酒精,即使他们没有饮酒,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也会大幅度增高。如果通过限糖来治疗,有效率为42%,如果把限糖和抗真菌药物治疗联合使用,有效率则高达78%。

加利福尼亚的杰索普博士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了1000多名有纤维肌痛和慢性疲劳的患者,其中84%的人得到改善,再次验证了真菌感染是主要致病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慢性疲劳、纤维肌痛的专科医生开始采用针对念珠菌的干预方法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肠易激综合征

2005年1月在挪威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念珠菌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之一。作者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念珠菌能够通过它的代谢产物、抗原和交叉抗原,在敏感人群中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自闭症谱系障碍

威廉博士在念珠菌代谢产物与自闭症的关联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威廉博士在美国疾控中心(CDC)工作时就发现,自闭症双胞胎男孩尿液中的念珠菌代谢产物(如阿拉伯糖和酒石酸)水平升高。

自闭症患者中常见的与念珠菌过度生长有关的症状有:

◆ 很兴奋,喋喋不休。

◆ 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 走路晃晃悠悠。

◆ 语无伦次。

◆ 傻笑。

◆ 特别容易疲劳,身体软软的。

2012年,一篇研究报告详细阐述了念珠菌感染与自闭症的关系。研究对象:年龄为36~54个月;83名自闭症儿童(68名男孩+15名女孩)和25名正常儿童(15名男孩+10名女孩)。研究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中念珠菌过度生长的比例远高于正常儿童。

过敏

白色念珠菌可以粘附于肠壁上,并导致“肠漏”。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可以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因此免疫系统把它们当作异物,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于是食物过敏或者不耐受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当肠道疗愈之后,各种食物不耐受也逐渐消失。

一项动物实验表明,抗生素导致的小肠念珠菌过度生长会影响到免疫应答反应,导致对空气中过敏原的反应增加,罹患过敏的几率升高。

乳糜泻

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小肠组织受损引起的。这种反应是由谷物中常见的一种蛋白质(麸质)引起的。

研究表明,在念珠菌细胞壁中有一种蛋白质与麸质非常相似。免疫系统本来是想抑制念珠菌,结果对麸质也产生了免疫反应,导致乳糜泻的发生。

代谢产物与致病机理

英国的某所生物实验室对一批长期感觉身体不适的患者进行了一项测定,在受试者喝下糖水一小时后测定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结果发现这些人的血液酒精水平都处于高水平,但他们并没有喝酒。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是由小肠念珠菌过度生长引起的。简单地说,就是肠道里的念珠菌发酵糖产生酒精所致。

如果体内念珠菌长期处于过度生长的状态,那人体相当于长期处于喝醉的状态,后果会如何可想而知。

酒精

酒精在人体中会导致以下情况:

◆ 胃酸分泌减少。

◆ 胰岛功能退化,胰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出现障碍。

◆ 肠壁损伤,引起吸收不良。

◆ 大多数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

◆ 免疫系统损伤。

◆ 肝脏损伤,药物、污染物和其他毒素的解毒能力降低。

◆ 大脑损伤、失去自控力、协调性差、语言发育障碍、攻击性行为、精神障碍、记忆力丧失和目光呆滞。

◆ 外周神经受损。

◆ 肌无力。

◆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的改变。

乙醛

除了酒精外,小肠念珠菌过度生长的另外一种对身体伤害更大的代谢产物,是乙醛。

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维克多·普里迪就发现,乙醛是一种效力很强的肌肉毒素,它的毒性是乙醇的30倍。

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乙醛能和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形成“蛋白质加合物”。这种结合非常稳定,可严重地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功能。

以往多认为酒精危害最大的器官主要是大脑和肝脏。其实不然,维克多·普里迪认为,对酗酒者来说,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肌肉造成的伤害才是最常见的,其发生肌肉损害的几率是肝硬化的5倍。

这也许就是为何体内有念珠菌过度生长的人表现为疲乏无力、肌无力、运动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

更为糟糕的是,“蛋白质加合物”会改变蛋白质的外表结构,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识别错误,误认为这是入侵的敌人而加以攻击。

大约有70%的酒精肝患者体内能够找到相应抗体,这些抗体对“蛋白质加合物”的持续攻击,会让他们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这种状态已被证明是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阿尔兹海默病和癌症的诱因。

奥利安博士认为,念珠菌的大部分危害来自于它的代谢产物乙醛,而乙醛又会影响新陈代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很少有化学物质能像乙醛那样对人体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它还会干扰乙酰胆碱(大脑中的重要神经递质)受体的正常功能,直接影响大脑发育与功能。

斯蒂芬博士在他的著作《打败慢性疾病》中提出:念珠菌导致乙醛在重要组织(大脑、脊髓、关节、肌肉组织)中的累积,造成这些组织的损害,导致肌肉无力、易激惹和疼痛等。

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将乙醛转变成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在这整个过程中体内有19种乙醛脱氢酶参与,其中,以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最强,负责大部分工作。

但有将近50%的东亚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基因发生变异,使该酶失去活性。这个群体的一个特点就是喝酒脸红。

以往人们认为脸红是由于酒精导致的,其实是乙醛引起的。因为乙醛会使人体产生致热效应,导致心跳频率加快,使毛细血管扩张,而脸部毛细血管的扩张才是导致饮酒者脸红的根本原因。

所以喝酒马上脸红的人,意味着他们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它能迅速将酒精转化成乙醛,却缺乏乙醛脱氢酶,因此乙醛在体内迅速堆积。当小肠内的念珠菌过度生长时,会持续不断地产生酒精和乙醛,不仅直接造成上面所述的危害,而且会让肝脏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使人体的解毒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加剧毒素(如环境激素、重金属)等对身体的损伤。

草酸

草酸有三个来源:食物、真菌(如念珠菌)和人体代谢产物。高草酸盐食物通常是人们心目中的健康食物,例如菠菜、甜菜、巧克力、花生、茶叶、腰果、核桃、杏仁、浆果等。

起初,高草酸水平是在肾结石病人的尿液和血液中发现的。许多肾结石由草酸钙组成。

除了肾病,纤维肌痛和外阴疼痛的女性也遭受了高草酸所带来的痛苦。草酸盐晶体也会出现在骨头、关节、血管、肺、甲状腺,甚至大脑中,影响这些组织器官的功能。

草酸盐晶体会引起疼痛,破坏组织,增加炎症反应。草酸盐还会干扰三羧酸循环和葡萄糖代谢,抑制矿物质的吸收。

2011年,一项研究发现,自闭症组血液和尿液草酸水平都高于同龄对照组。草酸盐升高不仅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而且当草酸结合钙、镁和锌时,会导致这些矿物质的缺乏。钙、镁、锌的缺乏会造成各种相关的症状与疾病。

另外,草酸与汞和铅等重金属的结合最为紧密。人们可能认为这种螯合是有益的,但恰恰相反,一旦草酸与汞或铅结合,它立刻变得不溶,并从血液中析出,在骨骼和其他组织中形成晶体,而非排出体外。

因此,有人推测草酸结合的重金属,如草酸汞在这些组织中的沉积,可能是自闭症的核心病因之一。

苏珊·欧文斯发现,自闭症儿童除了有胃肠道症状外,还有尿频、尿痛、关节疼痛等问题。这些儿童在采用低草酸饮食后,认知和运动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而肌肉疼痛、异常行为和自我伤害也大大减少。

威廉博士在分析自闭症患者尿液中的有机酸时,发现自闭症儿童尿液中的草酸盐水平远远高于正常儿童,其中84%的自闭症儿童草酸盐值超出正常范围。

这些儿童并没有与草酸代谢相关的遗传疾病。进一步研究发现,草酸水平高与念珠菌过度生长导致的相关代谢产物升高有一定的关联。念珠菌过度生长会导致阿拉伯糖水平升高,而阿拉伯糖是真菌合成草酸盐所需的燃料。

阿拉伯糖和草酸盐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说明,肠道念珠菌过度生长很有可能是自闭症人群高草酸盐的主要原因。

人的肠道内有一种细菌叫草酸杆菌,它可以代谢草酸,可是在使用抗生素或者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下,草酸杆菌被杀死或者受到抑制,结果造成草酸代谢能力降低。同时,小肠内念珠菌过度生长导致的肠壁通透性增加,会使得从食物中来的草酸被大量吸收。

因此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念珠菌过度生长,那草酸的问题应该也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干预措施

其一是抗真菌药物。研究发现,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常用的有大扶康(广谱)和制霉菌素(只作用于肠道念珠菌)两种。

制霉菌素副作用小,但是容易产生抗药性。而大扶康副作用大。抗真菌药物不能长时间使用,也无法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和疗愈肠道。

其二是天然抗真菌草药。如大蒜油、牛至油等,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是仅靠这些草药,难以形成持久的效果。

其三是抗念珠菌饮食。这是专门针对念珠菌过度生长的饮食。抗念珠菌饮食排除了各种碳水化合物,如各种甜食、面食、水果等,达到“饿死”念珠菌的目的。

其四是SCD-C食疗。传统的SCD允许使用水果和蜂蜜,对于有念珠菌过度生长的群体,则可使用SCD-C版本,即在传统SCD的基础之上将水果和蜂蜜去掉。

SCD-C建议在“饿死”念珠菌的同时,使用发酵酸奶(对乳制品敏感的可使用杏仁奶等植物奶)来达到补充益生菌的目的,可以更快速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另外,SCD基础饮食建议使用鸡汤或者骨头汤来加速肠道疗愈。因此,SCD-C比抗念珠菌饮食在治疗念珠菌过度生长方面更具优势。

其五是SCD-CL食疗。如果使用者体内不仅有念珠菌过度生长,而且尿液草酸水平高,或者发现其关节与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有可能是草酸高所致。

为了达到最好效果,建议使用SCD-CL食疗,在SCD-C食疗之上,去掉高草酸的食物,并且在烹饪时做一下处理(热水焯烫,去掉溶解到水里的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