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为3%~7%,男女比为4:1~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近些年,该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为该病。而公众也普遍感觉到现代人的注意力越来越差,做事拖拉、效率低。

主要干预措施如下:

其一是避免人工添加剂。人工色素普遍用于加工食品中,尤其是孩子最喜欢的糖果和零食。英国的一项研究证实,人工色素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密切关联。其次是人工防腐剂,如苯甲酸钠也会对肌肉和神经组织造成影响。如果留心一下,现在孩子每日的饮食中有多少是加工食品,里面又含有多少种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可能就会理解为何该病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影响到如此多的人。因此,避免或者减少加工食品(不是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人工添加剂,建议阅读标签进行选择),会减少该病的发生,并缓解相关症状。

其二是法因戈尔德饮食。又被称为ADHD饮食。法因戈尔德饮食是以法因戈尔德的名字来命名的。法因戈尔德不仅是一名儿科医生,也是过敏方面的专家。20世纪60年代,法因戈尔德就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过敏、哮喘等疾病,而且这些孩子中有不少还有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表现。于是他开始了解这些疾病背后的原因,结果发现加工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经过8年的临床实践后,1973年法因戈尔德在美国医学协会年度会议上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那时他已经治疗了数百名儿童,并开发了一套实用的法因戈尔德饮食程序,之后不仅用于多动症,也在自闭症患者中有不错的效果。

其三是SCD饮食。SCD饮食对于食材要求非常严格。实施SCD饮食一般都是采购新鲜食材制作,即使购买加工食品,也会谨慎对待配料,因此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多动症的诱发因素。

蒂姆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面部抽搐和严重的恐慌症,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严重腹泻到了肠胃病科,检查后被诊断为克罗恩病。之后开始服用类固醇药物——泼尼松,这加重了他的恐慌症和面部抽搐。蒂姆还有明显的黑眼圈,运动时会出现严重的头痛。蒂姆的母亲珍妮特了解到SCD饮食对于克罗恩病会有帮助,而且很幸运,她找到了一名儿科胃肠病专家。这位专家不仅熟悉SCD,而且同意监测蒂姆的健康状况。在最初的三个月里,蒂姆的健康状况改变不大。但是从第四个月开始,抽搐和腹泻都停止了。逐渐的,蒂姆的黑眼圈和恐惧也一起消失了。胃肠病医生不再给他服用泼尼松12个月后,蒂姆的健康状况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血液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此外,之前发现的肠道狭窄问题也有了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