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戏》简介
《谈戏》这本书是由.胡安忍著创作的,《谈戏》共有86章节
1
作者简介
胡安忍,戏剧评论家,研究员。长期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剧目评论。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
2
序:像春天对待樱桃树般地对待你
毛时安 为朋友的书作序,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为难的事。愉快的是,朋友的信任,那是比金子更为珍贵的友情。他把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著作中最为宝贵的几页留给了你,使你...
3
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序:像春天对待樱桃树般地对待你 第一章 直观一个完整的精神情感概念 一、什么是戏剧 二、例示数种 三、几点启示 第二章 处理题材的人性视角 一...
4
第一章 直观一个完整的精神情感概念
...
5
一、什么是戏剧
什么是戏剧?无疑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国学家王国维在他的《戏曲考原》中指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1]用歌舞表演一个故事,就是戏曲。国剧大家齐如山在此基...
6
二、例示数种
一台戏,直观一个完整的精神情感概念,在具体作品中,其形态是迥然各异的。下面不妨对几台优秀剧目作以简析,以加深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例示1.淮剧《小镇》(获“第11...
7
三、几点启示
一台戏,直观一个完整的精神情感概念,对于戏剧主创人员来说,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一台戏的内容必须处于人的精神层面,情感的层面。不在人的精神层面,情感层面,...
8
第二章 处理题材的人性视角
...
9
一、人性的基本欲望和欲求
戏剧创作,首先涉及的话题,是描写一个什么题材。但作为主创人员,时常忽视的是如何处理这个题材。处理题材的视角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便会大相径庭。苏轼诗曰;“横看成岭...
10
二、马健翎现代戏创作的人性表达
也许有人会提出,戏剧创作从人性视角处理题材,那该如何看待延安革命戏剧传统呢?其实,延安时期的革命戏剧创作,之所以影响巨大,是因为它恰恰深刻地表现了人性,描写了人...
11
三、优秀剧目的人性特征
从人性的视角处理题材,在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辩证的矛盾运动中塑造人物,具体体现在戏剧创作实践中,有如下特征;...
12
(一)事随人走
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人物性格的自我展示,即通常所谓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何以如此,因为从人性的视角处理题材,人物会携带着自我的需求和欲望,面对自己所处的具体生存...
13
(二)情感流动
一如上述,人物面对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人与人之间辩证的矛盾运动,一般总是存在着不满意、不协调的一面。这样,环境往往对人会产生一种压力,甚至是严重的压力。人在...
14
(三)形式生动
对于一部戏剧作品来说,人在与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人物与人物辩证的矛盾运动中,既会如上述呈现出人的内心情感的流动,同时也会呈现出生动的可看形式。人的环境在...
15
(四)形神完整
所谓形神完整,即人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物与人物之间辩证的矛盾运动,由于其精神的差异,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感性生活链条,并使观众从中体悟到一个完整的精神情感概...
16
(五)个性人格
戏剧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最主要的特征是个性化。人物的个体性,只有从人性视角处理题材,在人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人物与人物之间辩证的矛盾运动中才能得以充分显现...
17
四、“英模戏”须人性化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把英雄模范人物编写成戏、搬上舞台蔚然成风,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至于“英模戏”已经成为戏剧艺术一个不可忽视的品种。第12届中国艺术节10个剧目...
18
五、忽视人性的诸多误区
在戏剧创作实践中,许多作品不够吸引人,不大感动人,内涵不丰富,韵味不淳厚,形式不多样,艺术感染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处理题材时,忽视了对于人性的描写,忽视了...
19
(一)从政策的视角出发
编剧面对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先入为主,用政策来考量。符合政策的就是正确的,需要褒扬的,予以肯定的;相反,不符合政策的就是错误的,应予批评的。于是,代表正确的一方就...
20
(二)与上述视角比较接近的,也是更为常见的,是从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思想观念出发
具体表现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就是紧紧围绕一种可爱的思想观念去组织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在此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引领,价...
21
(三)从歌颂人物高尚道德的视角出发
主创人员往往先入为主地带着歌颂的意图处理题材。这种情况,在以英模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尤其是主人公,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集于一身,一出场,精神...
22
六、关注人自身
那么,戏剧创作如何才能做到从人性视角处理题材呢?...
23
(一)树立人是目的的观念
康德说;“要把人当作目的看待,绝不要把人当作手段使用。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应该以人自身为目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传达某种观念的手段。”[16] 戏是描写人的,...
24
(二)继承和发扬“五四”文化传统
“五四”文化传统,核心是关于“人”的建设的传统,人的文化心理构建的传统。当时,西风东渐,西方的民主思想,科学意识传入我国,一批有识之士提出打倒孔家店。这里的孔家...
25
(三)彻底清除艺术创作的“极左”遗风
“文革”时期,不重视人,践踏人性,戏剧舞台以塑造高大全人物形象为己任,有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如今,尊重人格,生命至上,再把人当神一样来写,就与时代生活格格不入...
26
第三章 戏剧创作的主体性原则
...
27
一、戏剧是主体性最强的一门艺术
何为主体性?主体性即人的自由意志。主体性被规定为自由意志,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但主体性和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人的对象是物,是身外的大千世界。主体性...
28
(一)戏剧艺术是主体性原则发展的顶峰
一般认为,黑格尔的《美学》既是一部文艺理论著作,也是一部艺术史论。从艺术史发展的角度,纵观《美学》全书整体结构,黑格尔是把戏剧放在所有艺术门类最后来论述的。他认...
29
(二)戏剧艺术的感性生活形态完全是精神化的,观念化的
也就是说,从艺术作品的精神内容和它的感性生活形态两者的相互关系来看,戏剧是精神性观念性最强的。舞台上被我们所直观的感性生活形态,全然被精神化了,观念化了。相反,...
30
(三)戏剧是各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
戏剧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博采了各门艺术之所长的,即我们通常所谓的综合艺术。这就是说,它完全是观念性的,精神性的,但在观念性精神性的基础上,各门艺术手段它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