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玺大臣米歇尔·德·洛斯皮塔尔弗朗索瓦·德·吉斯遇刺
这些暴行并非没有遭到报复。新教徒对给他们造成的灾难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法国于是成了一个巨大的杀戮场地。图卢兹的高等法院被双方瓜分。二十二名法官仍然坚决拥护和平敕令。其余的则希望对新教徒斩草除根。新教徒在市政厅构筑工事固守自卫。在图卢兹双方疯狂战斗,十分惨烈。死亡人数达三千到四千之多。每年2月10日为纪念人们本应忘记但却仍然在图卢兹举行的著名宗教游行,其源盖出于此。掌玺大臣德·洛斯皮塔尔在这种遍及各地的疯狂中是个明智但却回春乏术的医生。他撤销下令每年举行这种不祥仪式的决定,但白费力气。
这时孔代亲王正在进行一场真正的战争。他的兄弟纳瓦尔国王长期在宫廷和新教党之间左右摇摆不定之后,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加尔文教派教徒还是教皇拥护者,态度始终含糊暧昧、犹豫不决而又软弱无力,跟随吉斯公爵包围已被孔代亲王的部队占领的鲁昂。1562年10月13日,他巡视战壕时受伤身亡。这座城市被占领后,听任占领者肆意烧杀抢掠。在该城被发现的孔代亲王的拥护者统统惨遭杀戮,无一幸免。只有那些被留下受酷刑者除外。在这些暴行猖獗期间,掌玺大臣德·洛斯皮塔尔又让人发布一道国王及母后的敕令,命令王国所有高等法院停止对异端分子的一切刑事诉讼程序,提出对配受赦免者实行大赦。
这是这个伟大的人物在不到两年之内作出的第三项温良和平的决定。然而既是战争的、也是宗教的狂怒,始终压倒这位掌玺大臣的宽容。
诺曼底高等法院对国王的敕令置若罔闻,下令吊死三名城市参赞、马尔洛拉这位讲道人或者牧师,以及好几名行政官员。
孔代亲王自己也容忍他入主的奥尔良的城市议会让人吊死了一个名叫萨班的高等法院法官和一个在旅途中被捕的教士。在此期间,除了战争的法规以外,别无其他法规可言。
这同一年,在德勒这个小城市附近,离伊弗里的郊野不远处,进行了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教派教徒之间的第一次正规战争。伟人亨利四世就在这个伊弗里获得,并当之无愧地戴上王冠。
在斗争的一方,人们看到这三头联盟的人物是:年迈力衰的不幸的都统蒙莫朗西、不再是国家摄政官,但因其声誉而居三人之首的弗朗索瓦·德·吉斯、在都统领导指挥之下统帅军队的圣安德烈。
新教军队的首领是路易·德·孔代亲王、海军上将科利尼和他的兄弟当德洛。双方军队的军官几乎都是统帅本人的亲戚或者同盟者。两个党派都征召外国军队进行援助。
天主教军队中有瑞士人。另一方的军队中则有德国雇佣兵。这里不是叙述这一战役之处。这一战役正如法国人曾经进行过的所有战役一样,既无作战队形可言,也无战术、技术可言,也无战备物资。只有吉斯公爵懂得使他率领的一支小后备队有某些战斗序列和部署。都统正如他过去在圣康坦战役中一样,被围被俘。孔代亲王遭逢同样的厄运。圣安德烈元帅众叛亲离,被巴黎市政府的书记官的儿子,一个名叫博比尼的人杀死。这位元帅曾经向这位书记官借钱。他不但没有把钱还给出借人,反而虐待他的儿子。这个当儿子的发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他信守誓言。战争时期一个勇敢的普通公民往往强于一个只会趾高气扬、妄自尊大的宫廷老爷。
吉斯公爵眼见对方两个首领被俘,局势一片混乱,及时调来后备部队控制了战场。这一天是1562年12月20日。弗朗索瓦·德·吉斯不久以后即率军前往包围奥尔良。就在该地他于1563年2月18日被奥古穆瓦的贵族波尔特罗·德·梅雷暗杀。这是并非宗教的疯狂引发的第一起暗杀事件。各个外省已发生过类似事件四千多起。但这一起因被暗杀者的鼎鼎大名,和凶手的丧心病狂而最为举世瞩目。这个凶手认为杀死他那个教派的敌人乃是为上帝效劳。
笔者在此略微提前谈谈这一点:当查理九世成年后返回巴黎时,吉斯公爵的母亲、波旁的安托万内特、吉斯公爵的妻子安娜·德斯特和他全家穿着丧服前往向国王下跪,央求秉公执法,惩处被指控怂恿、煽动波尔特罗行凶犯罪的海军上将科利尼。
3月18日,高等法院判处凶手波尔特罗烧红铁钳碎身刑、四马分尸刑。这是专为刺杀国王者设置的酷刑。罪犯对审问不断变更答复,时而归咎海军上将科利尼和上将的兄弟当德洛;时而为他们辩护。他要求在前往接受酷刑以前对高等法院的首席院长克里斯托夫·德·图讲话。在这位院长面前,他同样不断变更说法。最终人们可以猜测出来的最可能属实的是,他除了疯狂和愤怒之外,并无其他从犯。这就是几乎所有那些基督教的流弊陋习在各个时代让他们全都手执匕首,全都被雅亿[1]、奥德、犹滴[2]以及马塔蒂亚斯的榜样蒙蔽的人的情况。马塔蒂亚斯在教堂刺杀了国王安条克[3]的官员。当时这个队长官员正要执行他主子的命令,在祭坛上杀一头猪作为祭品。这些凶手全都令人憎恶地被祝圣认可,因此,后来的荒谬透顶的狂热盲信之徒,不区别时间、地点,争相模仿会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的暗杀(虽然这些暗杀事件在一本令人赞佩的书[4]中已加以叙述)。
[1]雅亿为《圣经》中杀死来帐篷避难的西塞拉的希伯来妇人。
[2]犹滴为古犹太寡妇,相传杀死亚述大将荷洛弗尔斯而救全城。
[3]安条克(公元前215—前164年)塞琉古王国国王。
[4]可能指伏尔泰本人的著作《风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