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高等法院向国王提供援助 它的多名法官被监禁高等法院法官和审计法院法官在巴黎圣母院教堂...

第五十三章 巴黎高等法院向国王提供援助 它的多名法官被监禁高等法院法官和审计法院法官在巴黎圣母院教堂拳脚相向,大打出手

1635年黎塞留让人庄严宣布在德意志和西班牙对整个奥地利家族宣战之后,即将目睹王国于次年遭到侵犯和破坏。敌军渡河,攻占卡尔比,对皮卡尔迪和勃艮第大肆蹂躏。巴黎已经无险可守,暴露于敌人攻击之下。好些公民出离。守城部队屈指可数,士兵失魂落魄,四处分散。优秀的军官或深受黎塞留红衣主教怀疑,或被投入狱中,或被流放异乡。国库枯竭,财力耗尽。这个首相当时只被看作昏庸无能的暴君。

值此国家深陷危机之际,巴黎城自愿雇佣士兵六千五百名。高等法院决定征募两千五百名。教育界自身也承诺提供四百名士兵,黎塞留红衣主教对它们提供这些兵员是针对敌人还是针对他本人,捉摸不定,疑虑重重。

高等法院意欲任命十二名法官以便监督巴黎的防务,以便有助于征募巴黎应该提供的军队。

黎塞留首相觉得这样一个行动对他更是侮辱,而非援助。高等法院组建它的那个连队,在他看来并非为了把守巴黎的大门,也并非为了履行王室高官和军队将领的职责。他知道有人在开会时对他大加议论。国王在卢浮宫召见各个法庭的庭长和年事最高的法官,向他们重申禁止他们插手国务。最后,首相和将领纠正了自身错误,敌军被驱逐出王国,高等法院服从王命。

只有使用巨额钱款才能结束这场战争。财政是行政当局的首要手段。使用这个手段总会受到干扰。黎塞留不是那个善于战前确有把握筹集四千万法郎,备办粮秣、军火、医药的苏利。他的健康状况、他的天才、他的志向都不允许他详察深研必不可少的细节。他这方面的粗疏大意,使他的荣誉一落千丈,大大降损。他不得不扣减国王应该付给市政府的靠利息或年金生活的人员的年金以及债券的过期未付款的四分之三。这次国家信用的破产实在令人憎恨。毫无疑问,较好的做法,是设置平等分摊的捐税。但这项举措是在对既不光彩、又耗尽资财的方法进行长期试验后才得以在法国付诸实施。自从苏利以后,政府只会设置毫无用处可言、崇慕虚荣的人用钱购买的官职,以及绝对依靠商人。

1635年,黎塞留在高等法院设置了二十个新法官职位。这个机构对此大为震怒。对靠利息或年金生活的人造成的破产,使整个巴黎一片怒斥之声。这些国民的收入遭到剥夺,于是来到掌玺大臣夏托纳夫处抱怨诉苦。对他们的回答却是他们当中三人被送进巴士底狱。高等法院开会讨论此事,会上言词十分尖锐激烈。黎塞留红衣主教在这个机构里布设有卧底。他让人绑架加扬、香普龙、萨洛、塞万、蒂伯夫、博维尔、斯卡龙等人。国王一道敕令撤销第三诉状预审庭。被捕法官遭到流放或者关押。靠利息或年金生活者丧失了他们的年金和债券的过期未付款。

显然,黎塞留红衣主教的政府既专横邪恶,又暴虐无道。但他始终对异见党派进行打击镇压。这也是一目了然的事实。首相的血腥手段和骄横以及王国各类人的不满,是此后投石党之战[1]的种子。高等法院在黎塞留掌权时期失去了它要求收回的特权之后,在路易十三在位时期的最后几年只对抗审计法院。

这个君主剥夺了圣日尼薇对法国的保护之后,把这种荣誉授予圣母玛利亚。圣日尼薇过去一直被视为王国的主保圣徒,因为她是巴黎的圣徒。

这是在巴黎圣母院教堂举行的一个极其庄严的典礼。高级法庭法官出席。高等法院首席院长在宗教仪式行列行进时走在最前面。戴圆形法官帽的几位院长不容忍审计法院院长跟随其后。这位院长身材魁梧壮实,拦腰抱住一个戴圆形法官帽的高等法院院长,把他打翻在地。每个审计法院院长对一位高等法院院长拳打脚踢。自己也大挨拳脚。他们还袭击高等法院法官。蒙巴宗公爵手执刀剑,率领卫士前来制止这场混乱,其结果却是为这场混乱火上加油。双方都作记录口供。国王命令会后高等法院人员从巴黎圣母院的大门出入,审计法庭人员从小门出入。

[1]投石党之战又称投石党运动或“福隆德运动”,为1648—1653年法国反对专制制度的两次政治运动。“福隆德”(la fronde)为一种投石器,在巴黎禁止使用,因此“福隆德”一词便转而具有破坏秩序、反对当局的意义。法国“福隆德运动”有两次。本书第五十六章所述为第一次,称为“法院福隆德”。第二次为1650年的“亲王福隆德”,以孔代亲王为首的法国贵族依靠西班牙军队与法国政府军对抗,1653年被镇压。此后法国封建制度进一步加强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