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美国
美国有近一百年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自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便开始探索预制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预制混凝土技术得到大面积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低松弛钢绞线的出现,使得生产更大跨度、更小截面的预制构件成为可能。目前,美国在住宅、学校、医院、办公等公共建筑,以及停车库、单层工业厂房等建筑中广泛应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大量应用大型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更充分地发挥其优越性,体现了其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等优势。美国PCI(Precast/Prestressed Concrete Institute)组织完成了预制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工作,形成了完备的使用手册,并实时更新手册,以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
美国是较早将预制预应力技术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美日联合开展了PRESSS(Precast Seismic Structural System)项目(PRESSS具体内容详见第6章),而后美国将PRESSS项目中的后张预应力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如图1.7(a)所示,位于旧金山的39层Paramount Building即为高烈度地震区采用PRESSS技术建造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图1.7 美国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建筑
除此之外,采用先张法的SP板和双T板在美国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其中立体停车场是美国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类型之一。以图1.7(b)所示的怀曼街275号多层停车场为例,该建筑采用的楼板类型为预应力双T板,停车场结构的受力部位为预制剪力墙-梁、柱体系,由预制剪力墙承担全部的水平力,梁柱铰接形成的排架部分只承担竖向力。停车楼结构中预制梁与预制柱、预应力双T板、预制剪力墙之间均采用无须布置支撑的干式搭接连接形式,充分体现了该结构安装便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