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BIM技术的特点
1)可视化
可视化是BIM技术最直观的优势,如图11.2所示。BIM技术不仅能够将建筑的二维平面图转换成三维空间模型,实现建筑主体结构的可视化、立体化,清晰地表达出建筑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使人们更加直观地接受建筑信息;还能体现在工程计算清单、用量、管理等方面,从而达到由难变易,由繁到简、深入浅出、由抽象到直观的目的。
图11.2 可视化示意
2)信息完备性与关联性
BIM技术不仅包括几何信息的空间关系,还包括非空间关系,即工程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最后的运营阶段的完整的工程数据信息,以及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包括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所有信息;把前期策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这几个阶段连接起来的同时,还能够把各个阶段产生的信息存储进BIM技术模型,为之后的更新和共享提供便利。
3)协调性
项目进行时,各专业的设计经常会出现相互碰撞,但是在传统CAD时代,一些关键问题只有在施工时才会被发现,这也会造成频繁的设计变更。BIM技术将不同专业的信息集中到一个模型中,这样有利于项目的参与方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建筑进度计划协调、工程量估算和成本预算协调以及运维协调。例如:利用BIM技术,可及时发现管线、设备以及结构构件之间存在的冲突矛盾,通过碰撞检查,可以在BIM模型中显示碰撞点并生成检测报告,避免了因设计问题造成工程变更的情况,如图11.3所示。
图11.3 BIM碰撞检查
4)模拟性
在建筑性能方面,BIM技术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在人们关注度高的光照、消防疏散、噪声、地震模拟等方面更凸显BIM技术的先进。BIM技术能够通过三维模型对项目各阶段的情况和真实操作进行模拟。例如,日照、风环境、建筑节能等;在施工阶段,模拟现场场地,优化空间,基于BIM 3D建筑信息模型,加上工程进度信息,实现BIM 4D信息模型,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动态控制,在此4D模型基础上再增加成本维度,实现BIM 5D模拟。
5)优化性
从规划到设计,生产加工和使用维护,BIM技术的优化存在于每一个步骤和节点,再加上工程项目的优化是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现代建筑物越来越复杂,远超过人们的可控范围,而BIM技术中包含有建筑物的真实信息、几何数据和建造规则等,工程人员可通过BIM技术及与其配套的优化工具对复杂项目进行全方位分析和优化,从而控制投资成本,如综合管线的优化、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建筑能耗分析等。
6)一体化
BIM技术贯穿在前期策划、中期施工建造、后期维护运营每个环节,所以它不仅被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所应用,更得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的青睐。在BIM技术的平台上,参建各方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使各方都能及时了解项目动态和项目走向,更好地使参加各方成为一个整体。
7)参数化
按照前期的数据和准备工作,系统形成后,若遇到不同之处,在BIM模型中只需要重新修改输入新的指标就能建立新的建筑模型,方便快捷。BIM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建造技术的进步,也表现出了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型。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来进行高度集成化的管理,不仅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程项目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为建筑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