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构造要求

4.3.3 构造要求

1)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与叠合层要求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的厚度不宜小于35 mm;跨度不小于6.6 m时,预制底板厚度不应小于40 mm。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宜小于75 mm,且不应小于60 mm和1.5倍底板厚度的较大值。

2)钢管桁架的制作与布置

①灌浆钢管桁架的尺寸(图4.45)应符合下列规定:

a.灌浆钢管桁架的设计高度H不宜小于70 mm;

b.灌浆钢管桁架设计宽度B不宜小于60 mm,且宜以10 mm为模数;

c.腹杆钢筋弯折点之间的中心间距Ps宜取200 mm;

d.灌浆钢管桁架宜与预制底板长度相同。

图4.45 灌浆钢管示意

1—灌浆钢管;2—腹杆钢筋

②灌浆钢管桁架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灌浆钢管桁架应与预应力钢筋方向一致,沿桁架预制底板的长边方向布置;

b.灌浆钢管桁架中心线至预制底板板边的距离不宜大于250 mm,灌浆钢管桁架的间距不宜大于600 mm;

c.腹杆钢筋下表面埋入预制底板混凝土顶面的深度,不应小于25 mm,灌浆钢管桁架上表面露出预制底板混凝土顶面的高度不应小于35 mm。

③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的预应力钢筋应按计算配置,预应力钢筋水平净距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的2.5倍和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且不应小于15 mm。

④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应配置横向水平分布筋,直径不应小于4 mm,间距不宜大于600 mm;端部100 mm长度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3根的附加横向钢筋或钢筋网片。

3)吊点设置

图4.46 吊点位置横向附加钢筋与预制底板内钢筋位置关系示意

1—灌浆钢管;2—腹杆钢筋;
3—预应力钢筋;
4—附加横向钢筋;5—吊点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宜采用灌浆钢管桁架兼作吊点,吊装时宜采用专用吊具。采用灌浆钢管桁架兼作吊点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吊点应设置在灌浆钢管与腹杆钢筋相交处;

②吊点应对称布置;

③吊点位置应设置明显标识;

④吊点位置腹杆钢筋底部弯折点处应设置不少于2根的横向附加钢筋,如图4.46所示。

4)底板开洞

图4.47 预制底板开洞加强措施

1—灌浆钢管;2—附加钢筋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开洞时,洞口应避开灌浆钢管桁架位置,并不宜切断预应力钢筋;圆洞孔径或矩形洞口边长不应大于120 mm,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开洞未截断预制底板的预应力钢筋且开洞尺寸不大于80 mm时,可不采取加强措施。

②开洞截断预制底板的预应力钢筋或开洞尺寸在80~120 mm时,应采取有效加强措施,可根据等强原则在孔洞四周设置附加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 mm,数量不应少于2根,伸出洞边距离应满足受拉搭接长度要求,如图4.47所示。

5)拼缝构造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侧边的密拼式接缝宜为紧密接缝,构造形式可采用斜平边、部分斜平边等形式,如图4.48所示。

图4.48 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密拼接缝构造示意

1—预制底板;2—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6)支座构造

①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的搁置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剪力墙同时浇筑时,伸入梁或墙内不应小于10 mm;

b.搁置在预制混凝土梁上时不应小于40 mm。

②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预应力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宜在板端预留胡子筋;

b.当胡子筋影响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安装施工时,可仅在一端预留胡子筋,并在不预留胡子筋一端的预制底板上方设置端部连接钢筋,端部连接钢筋应沿板端交错布置,如图4.49所示。

c.底板预应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0 mm且过支座中心线。

d.底板顶横向钢筋、端部连接钢筋和支座负筋的锚固长度,由设计计算确定。

图4.49 叠合板设置端部连接钢筋构造示意

1—预制底板;2—胡子筋;3—端部连接钢筋

③结构板厚<130 mm时,应充分考虑板面钢筋排布方式,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④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现浇混凝土梁、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

⑤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板端支座构造,如图4.50所示。

图4.50 板端支座构造

⑥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板侧支座构造如图4.51所示。

图4.51 板侧支座构造

⑦钢管桁架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底板中间支座构造如图4.52所示。

图4.52 中间支座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