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钢筋锚固板
2025年09月27日
2.9.1 钢筋锚固板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后浇混凝土节点内受力钢筋无法满足规范规定的锚固长度要求时,可在钢筋端部设置锚固板(图2.44),即可大大缩短钢筋锚固长度,使得节点区钢筋排布得当,如图2.45所示。
图2.44 钢筋锚固板示意图
图2.45 梁柱节点的钢筋锚固板应用
1)钢筋锚固板的分类
锚固板可按表2.10进行分类。
表2.10 锚固板的分类
注:部分锚固板是指依靠锚固长度范围内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作用和锚固板承压面的承压作用共同承担钢筋规定锚固力的锚固板;全锚固板是指全部依靠锚固板承压面的承压作用承担钢筋规定锚固力的锚固板;锚固板承压面是指钢筋受拉时锚固板承受压力的面。
2)钢筋锚固板的一般规定
全锚固板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公称面积的9倍;部分锚固板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公称面积的4.5倍;锚固板厚度不应小于锚固钢筋公称直径;当采用不等厚或长方形锚固板时,除应满足上述面积和厚度要求外,尚应通过省部级的产品鉴定;采用部分锚固板锚固的钢筋公称直径不宜大于40 mm;当公称直径大于40 mm的钢筋采用部分锚周板锚固时,应通过试验验证确定其设计参数。钢筋锚固板的材料选用以及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应满足《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的相关规定。
3)钢筋锚固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钢筋锚固板的布置方式如图2.46所示,锚固板保护层最小厚度如表2.11所示。
图2.46 钢筋锚固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表2.11 用锚固板时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单位:mm
注:图2.46和表2.11中,c1为锚固板侧面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2为钢筋端面保护层的厚度;cmin为锚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ca为锚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外,尚应满足ca>1.5d,d为锚固钢筋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