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结构构件拆分方案

5.2 结构构件拆分方案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拆分应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并综合考虑建筑功能和外观、结构合理性、制作、运输和安装的可行性和便利性、经济合理性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由建筑、结构、制作工厂、运输及安装等各个环节的技术人员协作完成。其中“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能够减少预制构件的规格种类,提高预制构件模板的重复使用率,有利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与施工,有利于提高生产速度和工人的劳动效率,从而降低造价。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接缝的位置以及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应同时满足建筑模数协调、建筑物理性能、机构和预制构件的承载能力、便于施工和进行质量控制等多项要求。

目前,我国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常常按照竖向构件、水平构件、维护构件、非结构构件的拆分方式将其拆分为:预制柱、预制梁+后浇叠合层、预制板+后浇叠合层、预制外墙、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女儿墙、预制空调板等。其中预制梁、柱设计详见本章第5.3节和第5.4节,叠合板设计详见第4章,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空调板的设计详见第8章。除目前我国常用的该拆分方案外,国内外尚存多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拆分方案,根据这些可能的拆分方案的共性与特性,可将其按照梁柱节点核心区是否为现浇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梁柱节点核心区现浇,梁柱采用部分预制或全部预制的拆分方式;第二类是梁柱节点核心区单独预制,或与梁、柱一体化预制的拆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