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套筒灌浆连接密实度检测
灌浆套筒预埋于预制构件内部,所以整个灌浆过程无法观测套筒内部的灌浆料是否灌注密实。根据灌浆套筒的黏结传力机理,当微膨胀灌浆料在套筒内不能灌注密实时,将会导致钢筋之间的传力作用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导致钢筋拔出破坏。为了判断灌浆套筒内是否灌浆密实,国内外学者开创了多种检测方法,如X射线法、预埋传感器法、超声波法、预埋钢丝拉拔法、钻孔内窥镜法、冲击回波法等。各检测方法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参考《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JGJ/T 485)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技术规程》(T/CECS 683)的有关规定。
上述各类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预埋于混凝土中的灌浆套筒是否存在缺陷。其中,X射线法以及冲击回波法需要专业设备,检测精度受设备的性能影响较大,并且对于施工现场大量的灌浆套筒密实度检测难以招架,但一定程度上能够定量判断缺陷的大小和位置;超声波法在理论上能够通过声速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缺陷,但研究发现以目前的方式方法难以判断出是否存在缺陷;预埋传感器法需要提前在套筒内预埋传感器,增加了现场的施工难度,试验发现该方法能够判断是否存在缺陷但是无法定量判断缺陷的大小,且不能进行随机抽检;预埋钢丝拉拔法简单实用且经济性好,但是目前通过拉拔荷载判断灌浆密实度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缺陷,且拉拔法只能对缺陷在出浆孔附近是否存在进行定性的判断,不能对套筒中部或者底部的缺陷进行检验,也不能进行定量的判断。另外,预埋钢丝拉拔法以及预埋传感器法都只能在灌浆料硬化以后才能进行检测,此时若判断存在缺陷也难以补灌,钻孔内窥镜法一般与其他方法搭配使用,但会破坏构件表面,故只适用于抽检。
图2.31 套筒密实度监测器
综上所述,要想在施工阶段判断灌浆套筒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缺陷的具体位置以及定量判断缺陷的大小都难以实现或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得不偿失。监测器法能够实时监测灌浆过程中灌浆料的高度变化,方便、快捷、直观且经济实惠。灌浆套筒密实度监测器如图2.31所示,仅需在灌浆前在出浆孔安装上监测器,灌浆时灌浆料通过出浆孔进入监测器内,随着液面上升灌浆料推动弹簧杆上升。由于监测器内的弹簧压杆作用使得灌浆料受到持续的压力作用,停止灌浆后在压力作用下观测一定时间内监测器内液面高度是否变化基本可判断套筒内是否灌浆密实,是否需要二次补灌。监测器在灌浆结束后可进行拆卸和清洗便于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