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3.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组成方式。根据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结构类型。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除了要满足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等一般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适合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方便运输、节能环保、经济绿色等建筑工业化的功能要求。综合考虑各结构体系的特点和装配式建筑的特征,我国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

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定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结构。虽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生产施工方式与现浇混凝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对节点、接缝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其达到等同现浇的效果。针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目前主要参考现行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相关规范,其性能和现浇混凝土结构大致等同;而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预制构件之间采用干式连接的形式进行连接的结构。该结构节点连接形式简单、施工周期短、劳动力需求低,但结构整体性能难以保证。除此之外,一些新型结构体系,如装配式混凝土铰接框架-支撑结构体系、装配式模块化结构体系,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对这些结构的研究还不够透彻,缺乏规范支撑。目前国内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例基本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主要包含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下面针对前面提及的各类结构体系从定义、特点等方向出发做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