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 生产方案的执行阶段

11.3.3 生产方案的执行阶段

1)构件加工

借助BIM技术,辅助预制构件生产加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预制构件BIM加工模型与工厂加工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构件生产加工的数字化与自动化;另一种便是借助BIM技术的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对构件、模具设计数据进行优化后,导出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后的加工图纸及构件钢筋、预埋件等材料明细表,以供技术操作人员按图加工构件,构件加工如图11.8所示。

图11.8 预制构件加工

2)构件生产管理

(1)构件编码及加工

将模型导出的材料清单传输至BIM数据库中,构件编号严格根据“构件命名原则”制订,以便于构件定位、查询。可以录入构件规格、材质、属性,便于加工、质量验收。可以根据“材料堆放分区方案”输入楼层区域、堆放位置,便于安装定位。利用BIM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统计工程量,便于构件加工、下料。

(2)构件运输

结合BIM四维仿真进度安排构件运输时间,材料出厂、进场时,工作人员扫描条码,将出厂时间、进场时间录入到BIM数据库中,可实时查看构件状态,便于运输管理与验收并做出相应预警,如图11.9所示。

(3)构件堆放

利用BIM模型进行场地平面布置,可以规划材料堆放分区、施工分区,施工人员根据扫描结果依分区堆放构件,如图11.10所示。

图11.9 预制构件运输

图11.10 预制构件堆放

(4)物料跟踪

生产与施工协同作用才能产生应用价值,通过BIM软件可以对当前工程的所有建筑材料进行管理,包括对材料编号、材料分类、材料名称、材料进出库数量和时间、下一施工阶段所需材料量,可以随时查看材料情况,及时了解材料消耗、建材采购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