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概述
2025年09月27日
3.1 概述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借鉴了苏联等国家的技术体系,在工业厂房及住宅中应用较为广泛。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下降等原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逐渐减少,经历了一个低潮阶段。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比现浇结构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建筑质量、节约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其优势不言而喻。与此同时,随着“碳中和”“碳达峰”发展目标的提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其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过程,完全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实现预定的节能减排的目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面的研究及应用逐渐增多。同时,我国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形成了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等相关技术规程。规程的推动,有利于我国在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等方面的长足发展,也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规模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