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神经官能症的辨证施治

胃肠神经官能症的辨证施治

(一)辨证分型

中医临床把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治疗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气机壅滞证

其治疗法则为消胀导滞、行气和胃,代表方剂是木香顺气丸。

2.脾胃虚寒证

其治疗法则为养胃健脾,代表方剂是温胃舒胶囊。

3.肝胃不和证

其治疗法则为理气止痛、舒肝和胃,代表方剂是舒肝止痛丸。

4.心脾两虚证

其治疗法则为健脾和胃、益气养心,代表方剂是人参归脾丸。

5.肝气郁结证

其治疗法则为理气止痛、疏肝解郁,代表方剂是舒肝理气丸。

(二)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

针灸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通常都是使用针刺选关元、足三里、巨虚、阳陵泉、脾俞、胃俞、大肠俞、期门、天枢、上脘、中脘、下脘等穴位进行治疗。

2.艾灸拔罐疗法

艾灸拔罐疗法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单纯拔罐,另一种为艾绒、中药疗法。

(1)单纯拔罐

在中脘、胃俞这两个穴位进行拔罐,时间大约为10分钟,1日1次,连续10日。

(2)艾绒、中药疗法

艾绒、中药疗法能够起到暖中散结、活血化瘀的效果。首先要选取以下原料:诃子9克,延胡索9克,党参15克,菟丝子12克,芡实9克,盐15克,淮山药12克,云苓12克,川朴12克。将这些药物磨成粉末,将粉末放入罐中,加入艾绒点燃,在温灸罐底部放上纱布,在足三里、下脘、气海、中脘、关元、期门、天枢等穴位进行拔罐。

在进行针刺、拔罐、艾绒等疗法的时候,要注意贫血比较严重、妊娠、月经期的女性不要在下腹部、腰部使用此类疗法。另外,皮肤过敏、精神烦躁的患者也不宜使用此种疗法。

(三)耳穴贴压疗法

使用较小的木棍或挖耳勺锁定穴位压痛点,使用胶布将半个绿豆大小的较硬物体贴到胃、十二指肠、脾、食道、皮质下、神门、大肠、小肠、肝、脾等处的穴位,使用拇指、食指持续按压穴位2分钟,每次取穴大约5处,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

(四)刮痧疗法

在足三里、胃俞、肝俞、内关、三阴交、脾俞、梁门、中脘等穴位处进行刮痧,间隔3日刮痧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