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卫生与胃肠疾病
进食,乃人生一大乐事,它不但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还是人们之间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甚至还是一种文化表现和商业行为。诸如“酒桌上见真情”“酒逢知己千杯少”,食物的确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美感、快乐和享受,但是在享受食物的时候,也要关心一下自己的胃肠,看它们是不是也在享受美酒、美食。
(一)纠正不健康的进食方式
1.狼吞虎咽
很多人,尤其是男性,吃饭的时候往往狼吞虎咽,这种进食方式不利于唾液与食物的充分混合,因此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很容易导致各类胃肠病的出现。
2.吃饭时一心两用
有些人在吃饭的时候喜欢一心二用,如一边吃饭,一边打游戏或者看报纸。打游戏或者看报纸都需要大脑有充分的血液供应,这样就会导致消化系统内供血不足,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3.暴风骤雨式的进食
有些人进食时,特别是见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或者过于饥饿的时候,暴饮暴食,导致胃肠负担过重,甚至不堪重负,容易患上急性胃炎,甚至胃穿孔等胃肠病。品尝美食不止一次,但是胃肠却只有一个,为了自己的胃肠,宜细水长流,节制饮食,慢慢品味。
(二)选择合适的食物
选择食物的时候,最好选择营养价值较高、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过多的刺激性太强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冷食、咖啡等,食用这类食物过多会对胃肠产生伤害,如冷食会降低胃肠的免疫功能,而辛辣食物、咖啡则会刺激胃黏膜,从而导致胃肠功能出现异常。
(三)饭后注意事项
人在进食之后,食物便进入胃肠进行消化,此时,胃肠就需要更多的血液为它们的运动提供能量。如果在进食后马上从事其他活动,如运动、学习、洗澡等,就会同胃肠争夺血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另外,由于消化食物需要更多的血液,大脑中的供氧量也会降低,人们会出现打盹、精神不好等不良状况,因此饭后不宜立刻开车。很多人认为“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饭后吸烟人的精神是美了一把,胃却深受其苦,尤其是胃黏膜,这是因为此时胃肠内血液循环增强,提高了胃肠对烟中有害物质的吸收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