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的药膳疗法
胃肠病的药膳疗法指的是利用药物可以祛除病邪,食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的特点,将药物和食物混合共同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
(一)药膳疗法的特点
1.取其所长
药膳疗法最大的特点是集药物、食物的优点于一身,它们在各自使用的时候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药物能够治疗胃肠病,而食物则可以调理胃肠,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营养补充。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但具有上述它们各自的优点,而且还能产生更好的药效。大多数的药膳还具有开胃的作用,提高患者的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例如,具有甘味的药膳,能够起到健脾胃的作用。总而言之,药膳具有治疗疾病、不伤害脾胃、保护肠胃的双重作用。
2.多种制作方法
胃肠病的药膳制作方法有多种,可以做成汤、饮料、羹,还能做成粥,虽然它们的种类不同,但是多以稀食为主,因为这种制作方法可以保证药物充分溶解到食物中去,使得食物和药物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3.持久战
药膳疗法的持续时间较长,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只要患者坚持下去,自然会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胃肠病一般都是慢性病,往往纠缠不放,或者慢腾腾折腾人,或者反复无常,令人防不胜防。因此较难达到一次性治愈,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长期服用药物,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药物往往都有副作用,也会对胃造成伤害,反而适得其反。药膳疗法不会对胃肠造成伤害,而且具有治疗胃肠病药物的药性,因此使用持久战的药膳疗法是较好的方法。
4.迎合胃的“口味”
药膳也被人们称作补药。只有适合胃的喜好的药才是补药;如果不适合胃的口味,治疗效果再好,营养再丰富,也是徒劳无功。因此药膳一定要适合胃的口味,吃了药膳之后,胃感到比较舒适,营养和药物就能被胃充分吸收。

5.味道淡而健胃
药膳既有治疗的作用,也有健胃的效果。药膳在搭配上应该以淡为主,选取新鲜干净的材料,火候大小适度,加入味道较淡的调味,即可调制出味道较淡的药膳。淡食可以起到开胃、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的效果。
(二)药膳疗法的治疗原则
药膳疗法也是一种治疗方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也有一定的治疗原则:①药膳虽然食用的时间较长,但是也不是多多益善,食用太多,也会伤胃,因此要适量。②制作药膳的材料不需要面面俱到,太多太杂反而会破坏药性以及药物与食物搭配的和谐性。③药膳烹饪在多数情况下不要用大火,大火往往会破坏药膳的有效成分,不利于胃肠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