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的护理要点
胃肠病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气功疗法、按摩疗法等,还需要心理、生活和饮食方面的护理。作为胃肠病患者的治疗者、家人和朋友,在护理胃肠病患者的时候,要注意面面俱到,扮演好“饮食专家”“心理医生”以及“懒惰的生活保姆”这三种角色。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为胃肠病患者创造更好的治疗氛围。
1.“饮食专家”
饮食不良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胃肠病的始作俑者。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但能够导致胃肠病的发生,而且在胃肠病治疗期间,如果不注意患者的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兴风作浪”,加重胃肠病,因此“饮食专家”一定要专业、负责。
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因为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保证患者营养充足,这就等于有了身体的本钱。患者不能过度饱食,无论是患哪一种胃肠病,都不能过度饱食,过度饱食会导致腹胀、腹泻等不良状况的出现,饮食一定要适可而止。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选择较软、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也要对症下食。例如,便秘需要选择脂肪含量较高、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腹泻则需要选择纤维含量少、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还有一定的饮食禁忌,不宜让患者食用刺激性过强、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对胃、肠等消化道形成较大的刺激,不利于疾病的治愈。
2.“心理医生”
胃肠病并非全部是由于胃肠等消化器官发生病变造成的,有些是由不良的情绪造成的。很多胃肠病患者得病之后会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这些也会影响胃肠病的治疗。
“心理医生”需要正确认识胃肠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如有些患者会对病情抱有过度悲观的情绪,整日恐慌不安;还有的患者过于绝望,非常消极,不配合疾病的治疗等。找出产生这种不良情绪的原因,通过认知疗法、家庭疗法等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也可以尝试使用“善意的谎言”来隐瞒病情,这样也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和失望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3.“懒惰的生活保姆”
对于大多数胃肠病患者来讲,生活往往能够自理。如自己能够吃饭、穿衣、学习甚至做简单的体育运动。因此患者的治疗者、家人和朋友可以做一个“懒惰的生活保姆”,只要帮助患者安排合理的生活节奏,督促患者遵守合理的生活规律即可。通过督促饮食有规律、劳逸结合、不吸烟、不喝酒等,使得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利于患者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