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食补才能恰到好处
正确食补才能恰到好处

对于产妇来说,在分娩后利用食物进行调养有助于身体的恢复,例如红糖、鸡蛋、骨头汤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能够促进机体组织的正常运作。不过,“食补”并不意味着必须大补。大补不但对健康有害无利,还会增加产妇产后肥胖的危险。因此,产妇不但要进行食补,而且一定要“补”得恰到好处。
1.产妇的身体更适合温补
女性在分娩之后,体内火气较重,如果进食滋补品容易增加体内的虚火,引发各种湿热之症。因此,产妇应以温补为宜,即适当食用各种性温和的食物或滋补品,如西洋参、党参、枸杞、当归、羊肉、鸡肉、栗子、核桃、虾仁等,如果将这些食物煮粥,温补的效果更佳。
2.产妇喝汤应避开脂肪层
汤水有助于消化,可以减少产妇胃肠的负担,特别是猪蹄汤、黑鱼汤、肉汤等还具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但是,产妇喝汤的时间有一定的讲究,如果乳汁较少或迟迟不下,可在分娩后立刻喝汤,以改善乳汁不下等问题。相反的,如果乳汁较多,则应当推迟喝汤的时间,以免增加乳汁分泌量,造成乳汁淤积。
除了喝汤时间早晚有别外,产妇喝汤还应当注意避开汤面上漂浮的脂肪层。因为,过多的脂肪不仅会聚积在产妇的体内,还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身体。宝宝吸食含有高脂肪的乳汁后,通常就会因为无法消化而引起腹泻。因此,产妇在喝汤时一定要避开汤表面的脂肪层。
3.喝红糖水不宜超过10天
红糖富含铁质等多种营养,不仅能够帮助产后补血,还有助于恶露的排出。不过,由于红糖具有活血的作用,所以食用时间过长会增加体内的血性恶露量,并且还会增加产妇的出汗量,从而导致体内缺少必要的盐分。因此,医生建议,食用红糖不仅在数量上要恰到好处,时间也不宜过长,通常情况下不宜超过10天。
4.吃鸡蛋要限量
鸡蛋富含营养又利于产妇吸收,但对于产妇来说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鸡蛋中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进入人体后会产生额外的热量,产妇体内火气较旺盛,因此容易出现“火上浇油”的情况。
(2)产妇在产后由于肾功能以及其他原因经常会出现尿潴留情况,导致体内代谢物无法正常排出。若食用过多的鸡蛋,会促进体内尿素分泌,使肾脏功能更加衰弱,易引发严重的后果。
(3)产妇在分娩中由于体内消耗较大、体液亏损,会影响到消化功能,若食用过多鸡蛋则会加重肠胃的负担。
由此可见,一日食用鸡蛋量越多,对身体健康实际上并没有好处,产妇每天食用3个鸡蛋就足够了。
5.小米粥不宜太稀薄
小米富含维生素B1与维生素B2,产妇食用后能够改善肠胃功能、增加食欲。但是,产妇不能因为小米粥能“养胃”,就完全将小米作为每餐的主食,更不能为了便于消化而将小米粥熬得非常稀。因为小米中蛋白质营养较低,作为主食容易造成产妇其他营养的匮乏,所以应当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才能弥补营养的缺乏。此外,再用小米熬粥时,粥一定要浓稠一些,以免粥内水分过多增加产妇肾脏负担,造成浮肿等其他病症或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