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
产褥期是指从分娩后至除乳腺之外全身器官恢复或接近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通常为6个月。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产妇不注意进行调养,很容易造成产褥感染。产褥感染被列为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通常以生殖道感染为主,但也包括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
〖诱发原因〗
1.怀孕以及分娩会造成产妇体力大量消耗,再加上失血过多以及在孕期或者产褥期易引发慢性消耗性疾病,使产妇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原本存在于阴道或肠道的细菌大量繁殖,引发阴道感染。
2.在分娩时阴道损伤、宫颈尚未闭合,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再加上产后恶露的排泄,又为细菌繁殖创造了便利条件。
3.不注意卫生,例如:临近预产期的性生活或盆浴会造成胎膜早破,接生用具未经过严格消毒等,这些都是造成产褥感染的重要原因。
4.在分娩的过程中,产程过长或采用剖宫产手术等,容易导致病菌进入生殖系统, 引起产褥感染。
〖症状表现〗
1.会阴、阴道以及宫颈伤口会出现局部红肿、化脓,且压痛感比较明显,尤其会阴侧切口拆线后,刀口会裂开。
2. 子宫恢复不佳,产后3~5天可能会出现压痛感,同时伴有发烧、打寒战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患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
3.盆腔器官感染炎症,在产后5天左右输卵管和盆腔可能出现脓肿。并伴有打寒战、下腹疼痛、高热等不良反应,这是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缔结组织炎的显著症状。
4.引发盆腔腹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上述炎症也有进一步恶化趋势,产妇会出现打寒战、高热、腹部剧烈疼痛等不良反应,尤其再用手下压腹壁或者突然抬手时,疼痛感更严重。
5.在产后7~10天左右,盆腔内的静脉血管可能会出现炎症,具体表现为持续性打寒战、高热,并反复发作。此外,当静脉炎的病变部位在下肢,还会造成下肢高热、疼痛、水肿等。
6.当血栓化脓时脓液可能会进入血循环,从而引起脓毒血症,如肺脓肿、肺炎、血尿、蛋白尿、肾痛等。倘若炎症进一步扩散,还会引起败血症。
〖防治方法〗
1.日常起居
(1)临近预产期严禁过性生活以及盆浴。
(2)产前产后每天应清洗私处,在对私处进行清洁之前,将清洁用具严格消毒。
(3)产前对阴道以及肛门的检查次数不宜过多。
(4)经常换洗内裤,使用消毒的会阴垫,防止阴部与内裤直接接触。
(5)产后经常测量体温,一旦出现发烧、打寒战等情况,须立刻请医生诊察。
(6)已患产褥感染的产妇应采取半卧位,且根据自身状况下床活动,有利于将脓液最大限度地控制在盆腔底层,防止炎症扩散。
(7)出现发烧等情况,注意及时物理性降温,如用湿毛巾、酒精、冰袋等。
(8)情况比较严重者应停止哺乳,贫血严重者应当输血。
(9)多饮水,保持小便畅通,避免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
2.外用药物
(1)全身症状不明显者,使用抗生素肌肉注射:青霉素80万单位+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天2次,七天为一疗程。
(2)病情较急时,使用光谱抗生素和抗厌氧菌药物:青霉素800万单位+庆大霉素24万单位(分别加入液体静脉点滴),每天2次,七天为1疗程。
(3)两种情况均可配合使用灭滴灵250~500毫升,每天静脉点滴1次。注意,如果对于青霉素过敏,应当换用洁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药物。当病情好转后,静脉注射改为肌肉注射,灭滴灵改口服。
(4)如果产妇患有血栓性静脉炎,在使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使用肝素50毫克加5%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6~8小时1次,体温下降后每日两次次,4~7日为1疗程。
3.西药
(1)血栓静脉炎在静脉滴注的同时,口服双香豆素,第一天2~3次,每次0.1克;第二天1~2次,每次0.05克;以后每天1次,每次0.05~0.1克。最大限度不得超过0.3克。产妇也可口服潘生丁,每天3次,每次25~50毫克,饭前1小时服。
(2)未作抗过敏试验的产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服用广谱高效抗生素药物,早期以青霉素类药物为首选,如头孢类抗生素、滴灭灵等,其他抗生素药物如洁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可酌情选用。
(3)局部感染的产妇在体温恢复正常、局部症状消失后,大约3~5天可停药。如果连续用药超过72小时,但症状仍然没有好转或者有所严重,则应当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并更换抗生素。
4.中药
(1)邪毒侵袭型:双花、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川芎、赤芍、桃仁、枳壳各9克,炙甘草6克,当归24克,水煎。下腹疼痛者加连翘15克、鱼腥草10克,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6克。
(2)瘀热互结型:桃仁、丹皮、芒硝、败酱草各10克,大黄12克,冬瓜仁30克,连翘15克,水煎。若伴有高烧不退、口渴喜饮症状,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
(3)热入营血型:犀角、麦冬、玄参、银花各9克,生地黄15克,竹叶心3克,丹参、连翘各6克,黄连5克,水煎。若产妇出现神昏谵语或高热不退,可同时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5.食疗药膳
马齿苋红糖饮
材料:马齿苋、红糖各30克。
制作方法:材料洗净,马齿苋放入锅中,倒入足量清水,煮沸后放入红糖,小火煎煮20分钟。
桃仁莲藕汤
材料:桃仁10克,白莲藕25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材料洗净,桃仁浸泡后去皮、尖,莲藕切片。
2.将二者放入锅中,倒入足量水,煮沸后放入红糖,小火煮汤。
艾叶炭茶
材料:艾叶炭1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艾叶炭和红糖放入杯中,冲入开水,搅匀待温饮。每日1~2剂,连饮3~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