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步骤】
【按摩步骤】

步骤一:产妇仰卧,左右手相叠(左上右下),右手掌心贴在肚脐部,先按顺时针方向摩肚脐100次,然后将摩腹的部位逐渐扩大至全腹,然后再将范围缩小至肚脐部位。如此反复3次后,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掌心按照逆时针方向摩腹100次,再重复相同的按摩。
步骤二:产妇用左掌心自上而下从胸口正中央向下腹部推抹 36 次,再换右手推抹 36次。接着,依次用左手和右手推抹全腹各36次。接着,产妇用拇指分别按揉气海穴和关元穴各1分钟,最后将双手掌心平放在下腹部,深吸气的同时稍用力按压腹部数次。
3.中药调理
(1)中成药:血淤型者冲服益母草冲剂,每天2~3次,每次1包;气虚型者吞服补中益气丸,每天2次,每次4.5克;气血虚型者吞服十全大补丸,每天2次,每次4.5克。
(2)中药汤剂
①气虚型:取黄芪、白术各12克,党参、白芍、益母草各10克,升麻、柴胡、川芎各6克,当归、阿胶各9克,艾叶6克,水煎服。当便溏时,去当归,加蒲黄碳(包煎)、炮姜碳各9克,淮山药12克;当恶露不止,但色淡时,加生蒲黄(包煎)12克,赤石脂、大小蓟各15克,炮姜9克,仙鹤草30克。也可取仙鹤草30克,益母草15克,生姜3克,水煎服。
②血淤型:取当归、桃仁、五灵脂、乌药各9克,炮姜6克,益母草15克,炙甘草,水煎服。当便溏时,去桃仁、当归,加莪术15克,煨木香10克;当腹痛加剧时,加延胡索12克,没药9克;当体倦疲乏时,加党参15克,黄芪、菟丝子各12克,白术、杜仲各10克。
③血热型:取生地、旱莲草各12克,大白芍、黄芩、淮山药、黄柏、阿胶各9克,川断10克,水煎服。
④湿热病邪感染:取金银花、连翘、赤芍、枳壳各10克,红藤、败酱草、益母草各15克,丹皮、桃仁各9克,薏米、、椿根皮、生蒲黄(包煎)各12克,水煎服。也可以取蒲公英30克,生蒲黄12克(包煎),败酱草15克,薏苡仁9克,水煎服。
4.食疗药膳
三七粥
材料:三七粉3克,大米60克,红糖30克。
制作方法:
1.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足量,浸泡30分钟。
2.将三七分同时放入三七粉,煎煮至米烂汁黏时离火,加入红糖搅匀,即可食用,每天1~2次。
茶味黄酒
材料:红糖100克,茶叶5克,黄酒10克。
制作方法:将茶叶碾成细粉,与红糖同放碗内,将黄酒煮沸后倒在碗中,调匀后饮用。
鸡蛋阿胶羹
材料:鸡蛋3个,阿胶30克,米酒100克,盐少许。
制作方法:
1.将鸡蛋打匀,阿胶切碎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浸泡15分钟后,倒入米酒和少许清水,小火炖煮。
2.炖至阿胶溶化后,打入鸡蛋液,调入少许盐,待蛋液凝固后盛出食用。
山楂红糖饮
材料:新鲜山楂30克,红糖30克。
制作方法:
1.山楂洗净,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
2.大火煮沸后转中火煮至山楂熟烂,调入红糖续煮5分钟。
益母糖茶
材料:益母草6克,红糖15克,茶叶3克。
制作方法:将益母草、红糖、茶叶放入壶中,倒入沸水适量,冲泡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