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产后皮肤干燥的护理方法
改善产后皮肤干燥的护理方法
产妇在分娩之后,皮肤会变得非常敏感,特别是在冬季,常常会出现干燥、瘙痒等问题。产妇之所以会出现皮肤干痒症,是因为皮脂腺分泌和水分减少,使皮肤缺少必要的保护层,经过风吹或灰尘“侵袭”后就会变得格外干燥。
★干性皮肤的冬季护理方法
皮肤干燥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即缺水性干燥和缺油性干燥,干燥的皮肤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最易产生各种过敏以及其他不适症状。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皮肤还常常出现干痒症状,这就需要产妇对皮肤的护理格外重视。
1.减少洗澡的次数
洗澡的次数不宜过频,一般每3天洗一次即可。如果皮肤干痒程度较严重,洗澡次数应减少到每星期一次。
2.不宜频繁洗脸
与洗澡一样,过于频繁的洗脸会减少皮肤表层的天然油脂,从而使皮肤失去必要的保护,加重皮肤的不适感。
3.不要突然更换化妆品
产妇在冬季不宜突然或品换更换常用的化妆品,因为皮肤对新的化妆品通常会有一个适应期,在适应期内可能出现一些不适症状,而冬季的皮肤非常敏感,极有可能会加重不适。
4.预防静电的骚扰
静电粒子不仅会吸附在裸露的皮肤上,还会吸附空气中的粉尘、衣服上的纤维,对皮肤产生不良的刺激,所以产妇在冬季一定要做好防静电的准备。例如:不要穿合成纤维的内衣,应选择纯棉或丝质的内衣;在室内种些花花草草或使用加湿器,使室内环境保持适当的湿度;室内的墙壁或地板应当选择绝缘体,拖鞋也应当选择具有绝缘效果的脚底鞋;定时饮水,增加体内含水量。
5.做好滋润“工作”
在洁面或洗澡之后,应立即涂抹具有润肤或补油作用的保湿产品,以保证皮肤达到水油平衡的状态。
6.定期去死皮
在冬季,不仅面部皮肤会发生改变,就连手脚的皮肤也出现不良反应。例如:脚跟的皮肤因为失去水分不断变厚,甚至出现龟裂的纹路;脚掌的皮肤变薄,并出现细小的皱纹;手部皮肤皱纹增多,掌内的指纹逐渐清晰,呈现出白色的纹路。为此,产妇应定期去角质,利用浮石轻轻按摩脚底的硬皮,以去除坏死的角质。同时,在洗手或洗脚之后,要涂抹伤润肤乳,以便在手脚皮肤形成良好的保护层。
7.晨起饮一杯水
产妇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不仅能起到稀释黏稠血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体内的含水量,为皮肤补充充足的水分,并增强排毒的功效。除了温开水外,柠檬蜂蜜水、淡淡的盐水也是晨起饮用的选择之一,产妇不妨每天都变换不同的口味,有助于长期坚持下去。
★让肌肤水灵灵的按摩
干燥的皮肤不仅会产生各种不适症状,还会影响到产妇的精神状态,因此不要认为皮肤只有在生斑或起痘时才有保养的必要,干燥的皮肤同样需要静心的呵护!学会简单的按摩技巧是让皮肤保持水嫩的好方法,按摩的范围不仅包括面部,像膝盖、脚部、手部、小腿等最容易出现干燥瘙痒的部位同样适用,只需要短短的十几分钟,便能“挽回”水分充盈的皮肤。
【按摩选穴】
无需取穴。
【按摩步骤】
步骤一:面部按摩
将双手的中指和无名指放在额头中央,同时以画圈的方式按摩至两侧的太阳穴,重复3次。接着,再用手指从内眼角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按摩眼部的周围五次,经太阳穴时应稍用力按压。然后,产妇分别用指腹按摩鼻梁和鼻翼各10次,并从人中开始,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摩至下唇的中央,最用用手掌以大面积画圈的方式分别向上按摩至太阳穴,重复十次。
步骤二:手臂按摩
产妇将五指微微张开,握住上臂,用掌心紧紧贴在皮肤组织,用抓捏的方式(先抓后松)按摩至手腕处。如此反复直至将手臂全部按摩完毕,然后重复10次左右。产妇再将五指并拢,用指掌按照从肩膀到手腕的方向稍用力拍打一遍,每侧拍打10次。接着,用双手指腹以旋推的方式从上至下轻轻按揉手臂,每侧重复10次。换另一手臂重复相同按摩。
步骤三:腿部按摩

产妇仰卧,双腿分开,按摩者将虎口张开,双掌相叠置于脚踝处,有节奏地向上推至大腿根处,然后再从双腿外次以向内推挤的方式按摩至脚踝。如此重复5~10次,按摩者再将双手放在小腿中间,向两侧绷紧皮肤,每绷紧一次就向上移动0.5厘米,用相同的手法按摩至大腿根处。注意,当移至膝盖时,按摩者用掌心按揉膝盖周围的皮肤。接着,产妇依次俯卧、侧卧,按摩者用相同手法进行按摩,双腿交替进行。
步骤四:脚部、手部按摩
产妇坐姿,一只手握住脚踝,另一只手拇指的指腹贴在脚跟处,以旋推的方式按摩整个脚底,方向为脚跟、脚心以及脚前掌。每只脚按摩2~3分钟。接着,产妇将拇指置于脚跟中央,从指端沿着直线向上推抹至脚趾根部,如此重复直至脚底被全部按摩完毕。最后,产妇用一个小核桃蘸上少许润肤露,在脚跟与脚趾根部之间来回滚动,直至脚底被均匀地涂了一层润肤露,并且将其全部吸收。注:产妇可用相同方法按摩手部。
【贴心叮咛】
1.在按摩之前,可先在皮肤表面涂一层保湿品,可以提高皮肤的代谢循环,增强保湿与吸收能力,减少脱皮与干燥的几率、
2.干燥的皮肤应每星期至少做3次全身性按摩,每天进行一次面部按摩,才能令皮肤在短时间内恢复最佳状态。
★自制补充水分的保湿面膜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能够带给皮肤百分百的关心与呵护,除了将它们吃进肚子外,产妇还可以将其制成面膜,让皮肤享受到内外兼修的新体验!
面膜一:香蕉蜂蜜面膜
材料:熟透的香蕉1/2根,蜂蜜1匙。
制作方法:香蕉去皮切段,捣烂头调入蜂蜜搅拌均匀。
使用方法:将面膜涂于面部,静置10~1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
面膜二:黄瓜奶蜜面膜
材料:黄瓜1根,奶粉、蜂蜜各1匙,风油精数滴。
制作方法:将黄瓜削皮后取汁液,调入奶粉、蜂蜜和风油精。
使用方法:将面膜涂于面部,静置25分钟,用清水洗净。
面膜三:珍珠酸奶面膜
材料:珍珠粉1/4匙,杯装原味酸奶1杯。
制作方法:将珍珠粉与酸奶混合,然后调成糊状。
使用方法:将面膜涂于面部,待面膜干后,用温水清洗干净。
面膜四:蛋黄牛奶面膜
材料:生蛋黄1个,蜂蜜2匙,牛奶适量。
制作方法:在蛋清中调入蜂蜜和牛奶,然后搅拌均匀,
使用方法:将面膜涂在面部,静置20~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面膜五:豆腐蜂蜜面膜
材料:豆腐1块,面粉15克,蜂蜜5克。
制作方法:将豆腐捣碎,用纱布滤出水分,调入面粉和蜂蜜,搅拌均匀。
使用方法:将豆腐面膜涂于面部,静置20分钟,用清水洗净。
面膜六:维生素面膜
材料:维生素A胶囊、维生素D胶囊各30粒,维生素E胶囊50粒,蛋清1个,牛奶适量。
制作方法:将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胶囊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至溶化后捞出胶状物,调入蛋清、牛奶,搅拌均匀。
使用方法:放入冰箱冷藏,使用时提前半小时取出,取出适量涂于面部,10~15分钟后洗净。
面膜七:西瓜皮面膜
材料:西瓜皮数块,蜂蜜适量,面膜纸1张。
制作方法:将西瓜皮的红瓤去除,或切成1厘米左右的薄片,或打成汁并与蜂蜜混合。
使用方法,切片的瓜皮可以将其贴满面部,榨汁的西瓜皮汁用面膜纸浸透后敷于面部,静置10~15分钟,用清水洗净。
★用饮食从内而外呵护皮肤
给皮肤补水,除了使用合适的护肤品以及面膜等外用方法外,还应当从身体内部进行调理。因为中医认为,人体一切正常水液被称为津液,产妇由于内火较旺,很容易造成津液亏损,不仅会出现口渴等情况,脏腑器官还会因为缺少水分而虚火加重,进一步耗损原本就缺乏的水分,使皮肤变得干燥、老化。所以,产妇在日常饮食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利用食物的特殊功效为皮肤解决缺水问题。
1.适当食用水分多的蔬果
与其他食物相比,蔬果可谓是“含水冠军”,其含水量一般超过 70%,也就是说,食用500克蔬果,就相当于获取300~400毫升的水分,几乎占一日饮水量的1/3~1/4。蔬果的吃法很多,为了保持其水分的完整,能够生吃的蔬菜尽量生吃,或将蔬果打成蔬果汁饮用。当然,产妇在饮用蔬果汁时应连渣一同喝下,以免造成营养成分浪费。
2.多吃具有润燥作用的食物
津液多因燥气伤阴引起的,除了补充水份外,产妇还应当多吃一些具有润燥功效的食物,像菜花、白萝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包草等,这些“白色食物”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预防或改善因燥热引起的皮肤干燥。
3.多吃流质食物
流质食物的营养成分虽然少于固体食物,但是它含有丰富的水分,适当饮用能够补充因内火造成的津液亏损,这对于不喜饮水的产妇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流质食物的种类很多,像汤品、粥类、豆浆、鲜榨果汁等。例如:将梨、银耳、百合同煮,再调入藕粉,有清热生津、化痰润肺的功效;用百合、莲子、小米和红枣煮粥,能够滋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此外,将蔬菜煲汤也具有同样功效,像冬瓜汤、莲藕汤、白菜汤、绿豆排骨汤等,制作简单,营养平衡,非常适合产妇补水。
4.多吃酸味食物,少吃盐
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食物可分为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其中“酸味”对应的是肝脏,能够起到平衡肝火、降低虚火的作用。此外,酸味食物还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提高全身血液循环,同样能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
除了多吃酸味食物外,产妇还应当少吃口味重的食物,如果饭菜含盐量抬高,会造成体液分泌减少或消耗过度,使体内的钠离子就会增加,容易导致皮肤细胞失水,从而引起干燥等问题。
★洁肤细节不可忽视

清洗皮肤的目的不仅要起到清洁的作用,还要为皮肤提供一定的水分。可是,很多产妇在洁面或洗澡时由于清洗不当,结果“越洗越干”,不仅没能留住水分,反而将水分从皮肤中“掠夺”而尽。那么,究竟如何清洗才能够发挥其补水保湿的功效呢?在这里,我们就将介绍清洗干燥皮肤的方法。
1.皮肤干燥的产妇,晨起时宜用清水洁面,不用任何洁面产品,水温可稍微偏凉。在泡澡或淋浴时,水温也不宜过高,一般比皮肤的温度略高一些即可。
2.洁面或泡澡的时间不宜过长,洁面时间不宜超过三分钟,泡澡时间不宜超过25分钟,因为皮肤与水“亲密接触”时间过长,会造成脱水。
3.为了防止皮肤干燥脱皮,产妇宜选择性质温和、乳液状、弱酸性且具有保湿功效的洁面品或沐浴露,主要成分中应含有维生素E、甘油、牛奶等成分,以便在清洗时能够在皮肤表层保留一部分油脂,并且将水分牢牢“锁住”。
4.由于干性皮肤较薄,所以产妇在洁面或洗澡时不要用手使劲揉搓皮肤,更不能为了追求“干净”的效果,使用洁面海绵、毛巾等物品使劲揉搓皮肤,以免造成皮肤破损。正确方法是:先用沾湿的毛巾湿润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皮肤,然后在用水彻底浸湿皮肤,用指腹或柔软的工具轻柔地在皮肤以画圈的方式按摩皮肤。
5.清洁完毕后,不要让皮肤表面的水分自然风干,这样会加剧皮肤的干燥性,应当用干燥柔软的毛巾拍打皮肤,吸收多余水分。但是,皮肤不应擦的太干,而是应保持湿润的状态。
6.如果皮肤格外干燥,产妇可在洁面乳或水中加入几滴具有保湿润肤效果的精油,如玫瑰精油、薰衣草精油等。产妇也可以在水中加入两匙白醋以及半匙甘油,来减轻皮肤的干燥感。
★如何进行清洗后的护理
不要以为用保湿洗面乳或沐浴露洁面、洗澡之后,只要擦干水分而不需要再做任何护理,这对皮肤的伤害很大。因为,它们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湿润作用,同时却会带走皮肤表层的天然油脂,使细胞中的水分更容易流失。因此,产妇在洁面或洗澡之后,一定要对皮肤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以迅速补充皮肤的水分与油脂平衡。
1.在洁面或洗澡完毕后,不要等到皮肤完全干透才涂抹护肤品,而是应当在皮肤还微微湿润的时候进行,以便能够使营养被皮肤快速吸收,使酸碱值得到平衡。
2.由于白天阳光、粉尘等污染,产妇应选择防护性较强的保湿产品,以促进皮肤水脂膜的修复与加强,提高对外界污染的抵抗力,防止水分流失。白天使用的日霜,其SPF应当在15以上,以免皮肤因紫外线的照射而更加干燥。
3.夜间污染较轻,产妇在洁面或洗澡之后,可选择滋润、营养补水型为主的护肤品,护肤品以乳液和润肤油为主,过于黏稠的膏状护肤品会令皮肤更加干涩。
4.洁面后,如果皮肤特别干燥、紧绷,可在涂抹护肤品之前先轻轻拍一层柔肤水,柔肤水的p H值应在5.6~6.5之间,呈弱酸性。拍完柔肤水后,再涂抹保湿乳液,最后再使用一次柔肤水,这种二次使用柔肤水的方法能够提高保湿效果,对皮肤补水十分有效。应当注意的是,在使用柔肤水时,应当横向擦拭,以保证皮肤能将其完全吸收。
5.每周至少要做一次面膜,不管是自制还是专业护肤面膜,一定要选择既有滋润、温和效果,且含有天然植物成分的滋养型面膜。如果产妇皮肤的干燥情况较严重,每周则应当做两次。
★如何喝出娇嫩好肌肤
产妇固然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水分,但是日常饮水同样不能忽视。研究显示,如果产妇每日喝水少于1200毫升,就会造成皮肤细胞组织液干涸,并容易发生脱落,产生皮屑等问题。那么,产妇应当如何饮水才能够保证皮肤能吸收足量的水分呢?
1.不要饮用冰水
不少产妇由于内火旺盛,喜欢饮用冰水来“降火”,岂不知冰水会造成血液凝集,使体液无法通常正常的循环进入皮肤细胞中,最终会导致皮肤干燥。因此,产妇一定要饮用温热的水,即比自己体温高的水。刚从冰箱中拿出的牛奶、酸奶或者果汁,应静置半个小时后再饮用。
2.空腹饮水更佳
不少人都习惯于在吃完饭后喝水助消化,但事实上空腹饮水比饱腹饮水效果更好。因为消化器官在被食物占据后,会吸收一部分水来帮助稀释食物,促进消化,身体吸收到的水分非常有限;但空腹饮水就大不相同了,水分会直接从消化系统中流过,全部被身体所吸收,从而为皮肤组织细胞提供充足的水分。所以,产妇应当定时喝水,不要等到口渴后再饮水,更不要养成饭后饮水的习惯。
3.喝水要分次喝
在正常情况下,产妇每日饮水应保持在1200毫升左右,但1200毫升的水并不是一下子喝完,而是要分次喝。因为,产妇在分娩后肾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过量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使身体因水液潴留而引起浮肿。如果产妇条件允许,可将1200毫升水分5~6次喝完,每次饮水量在200~250毫升左右,多于或者少于该饮水量,对改善皮肤都会起到不良的影响。
4.水要喝软水
适当饮用硬水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对产妇而言,饮用硬水却极易引发结石症,并且不宜被身体吸收,最好将自来水倒入饮水机中过滤,然后再加热饮用。此外,还应注意的是,不要为了减少水的“硬度”将其先煮沸后再倒入饮水机中加热,饮用水反复加热后易产生亚硝酸盐,饮用后易引起中毒,对皮肤的伤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