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
我国坐月子的传统习惯是产妇不能见风,为此不少家庭矫枉过正,不仅将产妇的房间关的密不通风,甚至在温度较高的夏季也很难不愿开窗通风,其结果就造成产妇中暑。产褥中暑与产褥感染一样,可能会导致产妇死亡,另外产褥中暑也有可能引发产褥感染,这必须引起产妇及其家人的重视。
〖诱发原因〗
1.产妇体内储留较多水分,除了通过尿液排出后,还需要依靠大量汗液蒸排出,以帮助身体散热,如果处于高温、高湿以及通风不良的环境,就容易影响汗液排放散热,引起中暑。
2.产妇体质虚弱,体温调节中枢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受到环境影响产生高热,造成产后中暑。
〖症状表现〗
1.中暑先兆:心慌、恶心、多汗、头晕眼花、肢体无力、口渴、胸闷。
2.轻度中暑:体温突升,呼吸、脉搏加快,皮肤干燥无汗,体表干热,面色有潮红,关节肌肉疼痛,痱子布体,并继续保留中暑先兆的症状。
3.重度中暑:体温进一步升高,可高达 41℃~42℃,尿少无汗,严重者出现狂躁、神志不清、谵妄、昏睡、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等危急症候。
〖防治方法〗
1.日常预防
(1)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4℃,相对湿度50%~60%之间。
(2)夏季衣物尽量选择棉、麻、丝等透气性较好的织物,避免穿化纤衣物。
(3)产妇应定期洗澡,帮助身体物理性散热,保持洗澡环境的空气流通,但空气不能产生对流。
(2)经常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如果触感较多,不妨饮用一些淡盐水或者含盐分的饮料。
(3)适当食用含水分较高的蔬菜和水果,饮用乳制品饮料。
2.物理降热
(1)轻度中暑:将产妇移至凉爽通风的地方,将衣衫脱下,盖一层薄薄的毛巾被,必要时在额部、颞部或者腹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如果体温突然升高,可用冰袋、电风扇进行降温,也可以浸泡在清水中降温。也可用食盐擦拭手腕、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以擦出皮肤出现红点为宜。
(2)重度中暑:用冰水或和冰水+50%的酒精擦拭全身,在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并同时用电风扇散热。待情况稳定后,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3)利用物理降温时,体温不宜下降的过快,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当体温降至38.3℃时,应停止降温。如果已经出现抽风症状,应慎用物理降温,尽早送往医院,以免耽误病情。
3.补水降温
(1)补充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盐分或者小苏打。
(2)补充水分时不宜大量饮用,以免引起产妇呕吐、腹痛、恶心等不适。
(3)产妇中暑后,应使用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饮水量不超过300毫升。
4.药物降温
(1)轻度和中度中暑者根据说明书口服10滴水、仁丹、解暑片或者藿香正气水。
(2)1000~1500毫升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将25~50毫克盐酸氯丙嗪溶于500毫升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4~6小时重复一次;病情紧急时,可选盐酸氯丙嗪加盐酸异丙嗪静脉点滴。应注意,24小时补液不得超过2000~3000毫升。
(3)服用安定、硫酸镁等药物防治中暑后的惊厥、解痉,并根据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刮痧按摩
(1)刮痧疗法
在轻度中暑时,用光滑平整的汤匙或专用的刮痧板蘸植物油(刮痧油),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胸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然后饮用温开水 200~250毫升。
(2)按摩疗法


【按摩选穴】
大椎穴、风池穴、太阳穴、曲池穴、合谷穴、内关穴、劳宫穴、人中穴、 委中穴、阳陵泉穴、少冲穴。
大椎穴:位于后颈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曲池穴:侧腕屈肘,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或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穴:位于手腕背部横纹,正对中指与无名指指缝处。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人中穴:位于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少冲穴:位于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按摩步骤】
步骤一:轻度中暑
产妇用中指用力按揉大椎穴;双手抱后脑,拇指掐揉风池穴;右手半握拳,大拇指伸直后置于百会穴,稍用力掐;用一手拇指用力分别按压另一侧的内关穴、按揉劳宫穴和曲池穴、掐合谷穴,双手交替进行。每个穴位2~3分钟。
步骤二:重度中暑
除了完成步骤一的按摩外,还应加按穴位。一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后用指尖适当用力掐压人中穴;用一手拇指和食指的指甲依次掐另一手五指的指尖;依次按摩委中穴、阳陵泉穴、少冲穴。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6.食疗
苦瓜粥
材料:苦瓜1/2根、大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1.材料洗净,苦瓜去籽切片,大米浸泡30分钟。
2.将大米和苦瓜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粥,出锅前调入冰糖。
麦冬粥
材料:麦冬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1.材料洗净,麦冬入锅,加水火煎浓汁1碗,取汁待用。
2.将大米放入锅中,加足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至半熟,调入麦冬汁和冰糖,续煮 10分钟。
黄瓜蜜条
原料:黃瓜2根,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黄瓜洗净,切成条状,放入锅中,再倒入少许水。
2.中火煮沸,滗掉大部分汤汁,再调入适量蜂蜜,拌匀后再煮沸即成。
西瓜翠衣汤
材料:西瓜皮50克,金银花、菊花各10克。
制作方法:西瓜皮洗净,取白瓤,切碎后与金银花、菊花同入锅,加水适量煎煮 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