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性机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恢复性机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产妇的恢复性训练是一种舒缓的运动,无论是对环境还是个人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训练的前后以及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要求进行,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1.抓住恢复性训练的“黄金期”

根据研究表明,在产后的6个月内是产妇恢复身体机能的黄金期,在这个期间产妇的身体各器官、系统处于最易被“调动”状态,如果抓住时机进行训练,训练效果会超出平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2.恢复性训练前不宜吃东西

由于产妇身体状态所限,在训练初期主要以伸展伸为主,在进行相关的动作的同时还有可能对腹部产生挤压。因此,当产妇在进餐或者吃完零食之后立即进行训练,就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恶心、呕吐。此外,产妇在饮用水之后也不宜立即活动,以免同样产生不适。

3.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

进行恢复性训练不仅忌剧烈运动,而且对训练的节奏也有严格的要求,产妇在训练时如果过于急于求成,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随意更改动作的节奏,或者认为进行舒展运动可以加快速度和节奏,不但无法使体能恢复如初,还有可能伤害到身体。一般情况下,产妇在进行训练时以自己的呼吸节奏作为衡量动作快慢的标准,在进行某个动作或者变换体位时候如果感觉呼吸困难或者有憋气情况发生,则应当对节奏进行调整。

4.随时注意训练时的身体与心理状况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让训练更加轻松,也是获得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产妇在进行训练前切忌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或者悲伤情绪。如果情绪确实较低落,不妨先进行瑜伽式的心灵冥想,待心理状况稳定后在进行训练。此外,在训练时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如体力不支、四肢颤抖等,一定要先停止动作,待不适感消失后再进行。

5.有针对地选择训练项目

产妇应当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控制决定训练的时间以及训练的项目,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6~12个小时就可以起床做一些缓和的活动,在产后的第二天就可以适当进行产后保健操。当产妇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到较好的状态时,可适当进行慢跑、游泳、快走、爬楼梯等训练。

应当注意的是,产后在前6个周尽量避免采用趴着、膝盖和胸部着地的姿势,并且注意保护关节,不做单脚用力的动作,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6.训练的环境要适宜

产妇在进行训练时,首先要保持环境的卫生,防止细菌感染。其次,要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正常情况下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8℃~20℃。再次,经常进行通风,保持训练环境空气新联,但不应直接对着风吹。如果产妇进行户外训练,则应选择选择选择空气质量较好的地方,比如远离喧嚣街道的小花园等。

7.训练后的饮食不可忽视

为了巩固训练的成果,产妇应当在训练后按照3:1的比例摄入含有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简单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容易消化的牛奶、鸡蛋、高蛋白粉的易消化性蛋白质食物,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鸡肉、牛肉等食物。

8.训练后注意休息

训练后进行活动整理比完全休息更能够缓解肌肉酸痛,如果产妇的身体状况不允许连续训练,可每训练3天就休息一天,在休息的时间里进行整理活动,可避免过度训练以及训练伤害地发生。

此外,当一个环节的运动进行完毕后,产妇应当休息10分钟,再进行下一个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可根据医生指导延长或者缩短,早晚各运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