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发烧
产褥发烧
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分娩后一昼夜内以及3~4天内体温都会有所提升,但一般不超过38℃,且经过休息后就会恢复正常。如果产妇持续性发烧,并且温度超过 38℃,就应当视为异常,引起注意。
〖诱发原因〗
1.产妇在分娩时毛孔张开较大,再加上大量流汗,如果不注意被风吹到,就会造成发烧、头疼、关节酸痛等全身不适,即外感风热。
2.除了受风之外,各种炎症感染、中暑等也会引起发烧,不属于本节的内容。
〖症状表现〗
发热重,恶寒轻,汗出,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口干而渴,舌苔薄黄,肌肉酸痛,耳鸣
〖防治方法〗
1.降温护理
(1)用50%酒精擦身,用湿毛巾敷额头或者让产妇枕冰袋。
(2)产妇浸泡在低于体温2℃的温水中20分钟,每天2~3次。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避免风吹。
2.饮食护理
(1)多饮温开水,每次饮水300毫升,每天饮7~8次,可在水中加入少许白糖或盐,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稀粥、菜汤、蔬果汁、鸡蛋羹等,不能喝肉汤,以免因无法消化而引起呕吐,加剧身体缺水。
3.药物降温
(1)由于需要哺乳,产妇一般能选择物理降温的,就不易使用药物降温,只有体温持续高于 38.5℃时,才宜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一般来说,大部分退烧药都适合产妇服用,但吃药之后应暂停母乳。
(2)产妇也可采用中药的疗法:高烧汗出、口渴烦躁者取金银花、连翘、赤芍、生地各15克,丹皮、柴胡、黄芩青蒿9克,天花粉18克,生石膏30克和麦冬10克,煎服。如果产妇因高烧不退而出现便秘症状,可加入大黄9克、川朴、枳实各15克。
4.按摩
【按摩选穴】
尿道反射区、膀胱反射区、输尿管反射区、肾脏反射区、百会穴
膀胱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内踝前方,舟状骨下方,拇展肌内缘旁
尿道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膀胱反射区向上延伸距骨与舟骨的间缝。
输尿管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自肾脏反射区斜向内方,至舟状骨内下方,呈弧形带状区。
肾脏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2、3跖骨体之间,近跖骨底处。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产妇仰卧,按摩者将产妇左脚置于膝盖,先将除大拇指外的四指握拳,用各指的中节指骨与近节指骨从膀胱反射区向脚后跟方向推100次。接着,按摩者用相同手法依次从由输尿管反射区斜向尿道方向、肾脏反射区向膀胱斜向、脚趾根部斜下向输尿管方向推按,各100次。
步骤二:当双脚脚心均搓热后,产妇双腿屈曲,按摩者用双手掌心上下来回搓小腿,直至局部发红、发热。接着,依次搓手、臂膀、后被和耳朵,最后按摩百会穴2~3分钟。
5.食疗药膳
生姜糙米汤
材料:糙米30克,生姜、盐、水各适量。
制作方法:
1.材料洗净,糙米浸泡2~4个小时,生姜切成丝。
2.将糙米放入锅中,小火焙至稍稍变色,改中火焙至微焦。
3.在锅中加入足量的水,放入生姜丝和盐。小火煮15~20分钟。
蜂蜜鲜藕汁
材料:藕50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莲藕洗净,去皮切成丁,放入榨汁机中打成汁,调入蜂蜜搅匀。
黄豆葱白汤
材料:黄豆50克,香菜3克,葱白3段,白萝卜3片。
制作方法:材料洗净,黄豆泡发,将黄豆、葱白、香菜和白萝卜放入锅中,加水煎煮。
小白菜豆腐汤
材料:小白菜300克,豆腐200克,木耳2朵。
制作方法:
1.材料洗净,豆腐切厚片,小白菜切段,木耳泡发后切丝。
2.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豆腐,并调入适量盐。
3.待汤再次煮沸后,放入小白菜和木耳,继续煮沸5分钟。
甘蔗荸荠糖水
材料:甘蔗200克,荸荠150克,红枣50克,桂圆肉1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材料洗净,甘蔗去皮切段,荸荠去皮切块,红枣去核。
2.将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40分钟,调入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