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背酸痛

颈背酸痛

〖疼痛原因〗

1.喂奶时不注意调节体位,有长时间低头观察宝宝吃奶或者卧床哺乳的习惯。

2.经常以一种固定的姿势侧卧,或者以固定的姿势睡觉。

3.身体未安全恢复就立刻工作,如长时间操作电脑、写字或者其他需要伏案的工作等,再加上身体素质较差、营养不充足,就更容易引起颈背部酸痛。

4.在分娩时由于姿势不正确或者用力过猛,造成颈背部组织劳损,从而引发疼痛或者酸胀不适感。

〖疼痛表现〗

1.颈背部有一种穿痛感,疼痛通常会累及肩膀、颈根甚至到上背部。

2.在疼痛之余,肩膀肌肉沉重、僵硬,上肢活动受限。

3.疼痛消退较快,但疼痛处有时会伴有灼热感。

〖解决方法〗

1.保持良好姿势

(1)产妇在喂奶的过程中应保持舒适的哺乳体位,尽量不要使颈部长时间下垂,且在哺乳时还应不时转动或者仰伸颈部。

(2)产妇在睡觉时应经常变换睡觉姿势,以仰卧或者右侧卧为宜,切忌俯卧或者枕手臂睡;枕头高低适中,仰卧时高度与本人拳头同高,侧卧时再加半个拳头的高度。

2.口服用药

如果颈背疼痛不严重,产妇最好不要乱服用止痛药或者活血化淤类药物,只有当疼痛比较剧烈时才宜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3.外敷用药

(1)一般疼痛可用热敷的方法,即将温度适中的热敷袋或者热毛巾置于疼痛处。

(2)使用云南白药或者伤科药膏敷于患侧。

(3)取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鸡内金、金铃子、川郁金各10克,玉米须15克,煎水外敷。

4.按摩

在涂抹外敷药膏时,可配合按摩手法,以便药膏能更快地渗入患处皮肤中,发挥效果。

【按摩选穴】

肩井穴、大椎穴、风府穴

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穴,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风府穴: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按摩步骤】

步骤一:产妇坐立,用左手从脑后发际出发向下拿捏同侧颈部肌肉至颈根处,换右手重复相同按摩,双手交替进行3~5次。接着,产妇用左手拿捏右侧肩部的肩井穴以及周围的肌肉1~2分钟,换右手拿捏左侧,双手交替进行3~5次。最后,产妇双手交叉置于颈后,用手掌根大鱼际处有节奏地做挤压肌肉的动作2~3分钟。

步骤二:产妇趴在桌子上,按摩者找出颈背部的痛点,然后用拇指由轻至重按揉痛点2~3分钟,接着再用拇指从风府穴一直按压至大椎穴,时间为3~5分钟。穴位按摩完毕后,按摩者将掌心搓热,掌心贴在颈部两侧,从颈部一直向下,沿着肩膀的轮廓稍用力推抹至上背部。反复进行1~3分钟后,双手握空拳,用指骨关节稍用力推抹颈背部肌肉

5.运动

产妇应当注意对颈部的锻炼与活动,除了有意识地活动颈背部位外,还可利用舒缓的瑜伽动作来缓解和治疗颈背部酸痛。

1.鸵鸟式

步骤一:产妇双腿分离与肩同宽,向下尽量俯身,使臀部高高耸起。

步骤二:保持背部平直、腿部绷直,将双手手心向下压在脚心下面,然后将头部抬起,双目平视。

2.鳄鱼式

步骤一:产妇俯卧在垫子上,上身向上抬起,使胸部离开垫子,双腿绷直,脚趾指腹触地。

步骤二:产妇将手臂弯曲呈 45°置于身体两侧,手掌撑地,以脚尖、腹部和手掌作为支点,将头颈向上伸展,双眼向斜上方看,使整个脊椎得到延伸。

3.鱼式

步骤一:产妇盘腿而坐,双手渐渐向后移,以肘部为支点撑地,使身体向后仰。

步骤二:后仰的同时双腿渐渐伸直,仰至头顶触地,胸部呈弓形,腰部离地,身体由头顶、脚、肘部和前臂支撑,保持这个姿势,自然地深呼吸数次。

4.狼伸展式

步骤一:产妇俯卧,以双手和脚尖作为支点,慢慢地将身体撑起。

步骤二:当手臂完全伸直时,胸腹部完全离地,颈背部尽量向上延伸,双眼注视斜上方。

步骤三:保持这个姿势,慢慢使双腿、脚踝以及脚背离地(脚尖着地),并绷直双腿,自然呼吸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