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刀口伤疤的护理方法

淡化刀口伤疤的护理方法

对于剖腹产女性而言,最头痛的莫过于腹部那条又长又红的伤疤,这条伤疤不仅会给产妇带来不适感,即使愈合了也很难消失,影响形象的美观,给女性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其实,剖腹产后留下的刀口伤疤并非无法“消灭”,只要掌握了一些护理的方法,就能够使伤口及时愈合,使刀疤淡化甚至消失。

★根据“体质”使用疤痕膏

疤痕膏是许多剖腹产女性的首选,它具有一定的消痕、防止皮肤增生的作用。不过,有的疤痕膏含有激素、化学物质等成分,涂抹后虽然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疗效,但却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如果产妇的皮肤比较敏感,还会引发新的皮肤问题,最终反而会使疤痕变得更加明显。因此,产妇在使用疤痕膏之前,先弄清自己是否为过敏性皮肤或疤痕体质,然后再尽量选择天然成分或不含激素的疤痕膏。

1.过敏皮肤测试

(1)过敏体质,或家族有过敏史

□YES,□NO

(2)用酸性化妆品或保养品,皮肤会有刺痛感。

□YES,□NO

(3)喝酒后皮肤容易发红、发热。

□YES,□NO

(4)长时间处在通风条件差的环境下,皮肤容易发红、发热。

□YES,□NO

(5)皮肤在冬季会出现“冬季痒”,并在在换季时会脱皮或发痒。

□YES,□NO

(6)皮肤虽然会出油,但是看起来没有光泽,属于“外油内干”型。

□YES,□NO

(7)皮肤较薄,隐隐透出青色的血管,且即使没有直接接触阳光也容易发红,且泛红久久不褪。

□YES,□NO

测试方法:如果皮肤符合某一条叙述,就在“YES”前面的“□”中打“√”,如果“√”多于4个,说明皮肤比较敏感。

2.疤痕体质测试

(1)即使蚊子的叮咬或轻微的划伤也会在皮肤上形成疤痕疙瘩。

□YES,□NO

(2)皮肤在结疤时会“侵犯”正常皮肤组织,呈现出持续性增大情况。

□YES,□NO

(3)伤口结疤后,局部极容易疼痛、红肿。

□YES,□NO

(4)前胸、后背、上臂以及耳后等部位易长出疤痕疙瘩。

□YES,□NO

测试方法:如果皮肤符合上面的叙述内容,说明很可能是疤痕性体质,即使使用疤痕膏也无法达到良好的去疤效果。

★如何护理伤口减少疤痕

女性在进行剖腹产分娩之后,除了要注意身体的恢复外,还要对伤口进行特别护理,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疤痕的产生。

1.产后第二天要对伤口进行检查,如果有渗血或红肿情况,要及时通报医生,以免伤口发炎。

2.产妇在拆线后,可用托腹带或硅胶压力绷带紧紧压住刀疤处,因为刀疤缺氧能够尽量减少色素沉淀,防止皮肤出现肉芽增生。

3.哺乳时应采用侧身喂奶的体位,这样能够减少动作的拉扯幅度,避免伤口再次破损而促进疤痕的产生。

4.术后应当注意翻身,经常翻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伤口处皮肤组织再生,促进表皮自我修复。

5.产妇在拔掉导尿管后,应当有意识培养尿意,及时排尿,以免伤口因尿路细菌感染而受到“牵连”。

6.产妇在卧床时,应采取半卧位的体位,即身体与床呈20~30°,可以用被子垫在身后。半卧位能够促进恶露排出,防止淤血积于子宫内引起感染,并能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7.产妇在伤口疼痛时尽量不服用或少服用止痛药,连续使用止痛剂会对伤口的愈合造成不良的影响。

8.产妇尽量不要选择需要系皮带或裤腰上有金属钉的裤子,以免皮肤与金属发生反应,引起过敏。

9.刀口结痂时,如果出现刺痒难忍的情况,千万不能用手去抓,而是根据医生的指导,涂一些外用药物,如必舒膏、地塞米松等。

★如何清洗伤口减少刺痒感

由于担心伤口流血、感染,不少产妇在洗澡时都拒绝清洗刀疤伤口,其实这样做非但不能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加重伤疤的痕迹。因为,皮肤在受到外来伤害后,就会吸附很多杂质,如皮屑、灰尘、纤维等,如果不及时清理干净,这些杂质就会深入皮肤中,不仅会形成难看的“染色”,还有可能引发感染,破坏真皮层。当真皮层被破坏后,皮肤的表皮就无法进行自我修复以及再生,只能由肉芽组织来“填补”皮肤的缺损处,从而导致伤口留下凹凸不平、颜色深红的疤痕。因此,产妇一定要对伤口认真清洗,并做好护理工作,以减少痒刺感,促进伤口愈合。

1.清洗刀口伤疤时,不要用碘酒进行消毒,以免造成素色沉淀,加重伤疤的颜色。

2.产妇清洗伤口时,如身体条件允许,可采用淋浴,并用性温和的香皂清洗刀口处。如果体质虚弱,卧床无法起身,家人可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蘸少许香皂水擦拭伤口,并用温水彻底洗净香皂沫。

3.清洗伤口的水温不宜过热,以温水为宜,水温过高会加重刀疤的刺痒感.

4.夏天进行剖腹产的女性对伤口清理要及时,因为夏季流汗较多,汗水会对刀疤产生刺激,容易引发感染,并令产妇产生不适感。

5.清洗伤疤时,注意不要将痂皮碰掉,更不能故意撕掉,因为伤口生痂说明真皮层尚在自我修复阶段,表皮没有完全长好,缺少了痂皮的保护,伤口很容易引起色素沉淀以及因为感染而形成难看的疤痕。

★健康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它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养分,来维持健康的状态。同样,当皮肤受到伤害后,也会利用食物中的养分进行自我修复与再生,以促进伤口愈合。所以,剖腹产女性在进行伤口护理时,不妨多补充一些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营养。

1.蛋白质

功效:人体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离不开蛋白质的参与,它能够加快皮肤、肌肉再生合成的速度,防止皮肤老化。此外,蛋白质中还含有氮,氮能够起到消炎抗菌的作用,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伤口感染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推荐食物:瘦肉、肝脏、鱼虾、牛奶、豆类及其制品、谷类、坚果等。

2.脂肪

功效: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合成磷的必须物质,并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A、维生素E的摄入,起到滋润皮肤、消炎抗菌的作用,可改善产妇因剖腹产手术出现的刀口皮肤瘙痒、起屑,并提高皮肤对外来“侵害”的抵抗力。

推荐食物:坚果、鱼类、酸奶、豆类及其织品、海带、植物油等。

3.葡萄糖

功效:葡萄糖具有促进皮肤角质形成的作用,它能为细胞再生与修复提供一定的能量,对于维护人体皮肤正常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效果。不过,葡萄糖应当与含钠的食物一同食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推荐食物:蜂蜜、谷类、草莓、葡萄、甘蔗、红枣、花生等。

4.维生素A

功效:当皮肤受伤后,会分泌一种叫做皮质类固醇的物质,它能够对伤口的愈合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维生素A能起到对抗皮质类固醇,有助于伤口愈合。

推荐食物:胡萝卜、南瓜、动物肝脏、鱼类等。

5.维生素C

功效:维生素C能够促进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加快细胞的修复、再生功能,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并淡化皮肤深层的色素沉淀。

推荐食物:猕猴桃、青椒、萝卜、绿叶蔬菜等。

6.维生素E

维生素E能够提高皮肤细胞的再生机能,与维生素A合用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将维生素E外用,还可淡化疤痕的色素沉淀。

推荐食物:豆类及其制品、绿叶蔬菜、植物油、蛋类、柑橘、橙子等。

7.锌

功效:锌具有促进皮肤细胞活化的作用,能够改善因体质虚弱造成的皮肤再生缓慢等问题。此外,锌与维生素C合用还能促进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

推荐食物:动物肝脏、坚果、玉米、萝卜、蘑菇、海带、木耳、瘦肉等。

★淡化刀口伤疤的按摩

女性进行剖腹产后,往往有的产妇为了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或不能正常分娩往往会选择剖腹产的方法,却会给腹部留下一道伤疤。对伤疤进行按摩能够促进局部血液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对于减少色素沉淀、防止缔结组织产生有较好的作用,这里就介绍能淡化刀口伤疤的按摩。

【按摩选穴】

无需取穴。

【按摩步骤】

步骤一:产妇将刀疤处清洁干净,将洗好的姜切成片备用,先将双手手掌搓热,接着用掌根大鱼际轻轻按摩刀疤处,直到局部出现微微热感。

步骤二:产妇再用姜片轻轻擦拭刀疤处15分钟,每日三次。

【小叮咛】

1.采用姜片按摩刀疤处可以阻止刀疤处肉芽组织继续增生,但对于陈旧性的刀疤没有效果。

2.除了姜片外,维生素E胶囊也能起到淡化色素、增加皮肤弹性、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促进刀口愈合的腿部运动操

女性在进行剖腹产后的十天之后,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以进行一些腿部运动。腿部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皮肤细胞组织修复与再生,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色素沉淀有较好的帮助。

1.产妇仰卧,将左腿慢慢抬起,与身体成垂直角度,然后再慢慢放平。双腿交替重复相同动作五次。

2.产妇保持仰卧,双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将右腿抬起后屈曲,使大腿尽量靠近腹部,脚跟尽量贴在臀部上。保持这个姿势三秒钟,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双腿交替进行5次。

3.产妇仰卧,双腿同时抬起,并屈曲于胸前。双臂环抱膝盖处,慢慢由仰卧变为半坐位,然后再回到仰卧,重复10~30次。

4.产妇仰卧,将右腿屈膝,双手环抱右脚脚踝上方,并将右腿拉伸到胸口处,此时肩胛骨微微上抬,脊柱仍然贴紧地面。将右腿向上拉直,慢慢将上身尽量抬起,眼睛看着腹部。保持这个姿势5秒钟,然后换左腿重复相同动作,两条腿交替进行5次。

5.产妇仰卧,手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将双腿慢慢抬起,当抬至与身体呈 60°时,做蹬车动作。左右脚交替蹬,向前向后各蹬10圈,然后双脚并拢,同时向前后各蹬10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