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运输概述

一、海洋运输概述

(一)海洋运输发展概况

海上运输,是指以船舶为工具,通过海上航道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简称海运。海上航行与海洋运输由来已久,它是随着人类的文明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现代海上运输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运输工具改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01年,英国人薛明敦以蒸汽机为动力,建成世界第一艘轮船“卡洛登达斯号”,船侧装置明轮。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英国人倍尔先后建造小型轮船,在纽约哈德逊河及英国克莱特河载运旅客。从此,轮船的价值为世人所公认。1819年,美帆船“萨凡那号”装置90马力蒸汽机,自纽约经英国抵达俄国圣彼得堡,成为轮船航行远洋的先驱。1836年,改明轮为暗轮,即采用螺旋推进器,从而提高了航速。1897年,卢道夫·狄塞尔发明的内燃机在德国实现了实用化,1902—1903年间制造了最早的船用内燃机,并很快成为国际航运界的宠儿。1962年美国建成第一艘核动力商船萨凡那号,轮船由此进入核动力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国际贸易量和海上货运量迅速增加,自1950年至1974年的25年间,世界海上货物运输量直线上升,由5.5亿吨增至32.47亿吨。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海上运输在对外贸易中都要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是因为铁路、公路运输无法满足对外贸易跨洋过海的需要,而航空运输又受到货运量的限制。目前,世界外贸海运量在外贸货运总量中占80%,若按货物周转量计,则高达90%以上。因此,经济比较发达的临海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海上运输。

(二)海洋运输的作用与特点

海洋运输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货运量大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造船也广泛采用新技术,船舶日趋大型化。目前江河运输中的拖船船队的载重量可达万吨以上,超巨型油轮达50~70万吨。第五代集装箱船的载箱能力已超过5000TEU,而航空及公路运输都会受到运量的限制。因此海上运输具有运载量大的优势。

2.运费低廉

一方面,海上运输所通过的航道均系天然形成,港口设施及轮船等投资远远低于公路、铁路建设投资,另一方面,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海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因此海上运输的运费相对低廉。据统计,对于相同的货物,海运运费一般约为铁路运费的1/5,公路汽车运费的1/10,航空运费的1/30,这就为低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的竞争条件。

3.通过能力强

海上运输可以利用天然水域,这些航道四通八达,将世界各地港口联在一起,不像汽车、火车容易受道路或轨道的限制,再者如遇政治、经济贸易及自然等条件的变化,可随时改选最有利的航线。因此,其通过能力强成为海上运输的另一大优势。

4.对货物的适应性强

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种类繁多,出现了油船、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滚装船等,可适应多种货物运输的需要。

5.运输速度慢

商船体积大,水流阻力高,风力影响大,因此速度较低,一般为每小时10~20海里(1海里=1852米),无法与航空运输的速度相比。如要提高航行速度,燃料消耗会大大增加,又极不经济。

6.海上风险造成的损失巨大

海上运输会受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遇险的可能性较大,船舶航行日期也不易准确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