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变饲料去毒有哪些方法?
(1)物理去毒法:主要有控制贮藏环境的温度、密闭隔氧贮藏、气调贮藏、低温通风贮藏以及辐射法等。
①挑除法:挑除法是饲料霉变去除方法中普遍采用的一种。
将即将发霉的颗粒从物料中单独挑出。其实这种方法严格上说是减毒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完全去除毒素及其霉菌。只能将部分霉变明显的颗粒除去,对于感染不明显的饲料将很难挑出。只适合颗粒物料、块状的青贮料及秸秆等体积较大的霉变饲料的去毒。
②暴晒法:暴晒法是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去毒方法之一。
将霉变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制,经一段时间后,放通风处干燥保存。该法有较好的祛除霉菌孢子及其毒素的效果,缺点是强烈的太阳光线也会对饲料中营养物质有破坏,另外,对霉菌体产生的菌丝体无法除去。因此,经该法处理的饲料并没有消除霉变气味,影响适口性。
③连续水洗法:适合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
此法简单易行,去毒效果好,成本低,费时少。具体操作是将饲料粉碎后,加3~4 倍水,搅拌、静止、浸泡30min 左右,这样反复2~3次,有毒成分或菌体代谢物因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然后就可将其滤去。缺点是费力、费水,不适合大量霉变饲料的除毒。而且,经过处理后的饲料必须短时间内使其降到合适的水分,一旦晾晒不及时或水分没有控制好,容易被二次污染。
(2)化学去毒法:最常用的是碱处理法。
①石灰水浸泡法:适用于玉米等籽实类大颗粒霉变饲料的处理。将石灰粉碎成细度在120 目的粉状,然后加入水中配成浓度在0.8%~1.2%石灰水。将霉变饲料磨成2~5mm 的颗粒,和石灰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15min,静止作用2~4h,将水倒出,再用清水冲洗2~3 次,晾干即可。此法除毒率较高,去毒率在90%以上,缺点是麻烦、用水量大、不适合大量处理。
②氨水去毒法:将氨水拌入霉变饲料中,混匀,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室内放置3~7 天,即可达到去毒目的。此方法简单、去毒率高,但对氨水的用量较大,同时处理后的氨气挥发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种氨水去毒法,将拌有氨水的饲料(加少量氨水)在高温下放置。这样氨水在高温下挥发产生具有黏性的氨气分子可对毒素产生黏附作用,从而达到去毒效果。这种处理方法对氨水的用量较少,而且去毒效果较好。
③蒸煮法:属于碱处理法的一种,即将霉变饲料与苏打或石灰共煮。目的是使霉变颗粒破裂,有利于碱性分子进入,以达到深部去毒的效果。相比以上化学法,此法去毒率最高,达98%以上。但比较费工,也不适合大量霉变饲料的去毒。
④浸提法:主要用盐水、碳酸氢钠或氯化钠的水溶液浸提毒素。目前,此法在黄曲霉毒素的去除中有较好的效果。
化学方法对去除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化学方法有可能会造成某些可溶性营养物质的丢失,同时某些化学物质存在较大的气味,对处理后的饲料的适口性有影响,而且化学法一般都要将化学药品配成一定的水溶液,所以对饲料水分含量不宜控制。
因此,养殖场日常管理中应严格注意饲草、饲料的储存条件,夏季做好防霉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饲料的损耗,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