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怀母牛的饲养管理有哪些?
2025年09月26日
12.空怀母牛的饲养管理有哪些?
(1)重点解决后天原因:围绕提高受配率、受胎率,充分利用粗饲料,降低饲养成本。繁殖母牛在配种前应具有中上等膘情。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若育成母牛长期饲料缺乏、营养不全、母牛瘦弱,往往导致初情期推迟,并且初产时出现难产或死胎,影响以后的繁殖力从而影响繁殖。若饲喂过多的精料而又运动不足,致使母牛过肥,同样会造成不发情或者配不上。
(2)及时配种:母牛发情,应及时配种,防止漏配和误配。对初配母牛,应加强管理,防止早配漏配。经产母牛产犊后3 周要注意其发情状况,对发情不正常或不发情者,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以采取中药调节(催情散、益母生化散)、激素调节(氯前列稀醇、促卵泡激素、孕马血清激素等)。一般母牛产后1~3 个发情期,发情排卵比较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犊牛体重增大,消耗增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饲料,往往母牛膘情下降,影响发情排卵。因此,如果因营养原因产后多次错过发情期,则在发情期受胎率会越来越低。
(3)及时处理:当母牛出现空怀,应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加以处理,果断淘汰老、弱、病、残母牛或确定为因先天原因造成无繁殖能力的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