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评价原则

一、信息化教学评价原则

(一)在教学进行前提出预期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的任务往往是真实的,而学生又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途,在教学进行前,预先通过提供范例、制定量规、签订契约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要达到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将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地使自己的工作向任务的预期要求看齐。

(二)评价要基于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要尽可能地从真实的世界中选择挑战和问题,并在评价时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提问的能力、寻求答案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而不仅仅是放在判断学生的能力如何上。

(三)评价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

既然信息化教学中的评价是一个进行中的、嵌入的过程,那么它也应该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表现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或者要求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努力方向。事实上,评价是促进整个学习发展的主要工具。

(四)学生对评价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

要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学生需要有机会制订和使用评价的标准,使他们在思考和反思中发展自身的技能。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回答和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得到提高”之类的问题。因此,只要有可能,教师就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并使他们对评价的进程和质量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