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属于教育教学范畴之中的行为,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因此,信息技术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确实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二)可以帮助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的瓶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帮助教师干什么?教师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教学责任?到底如何整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首先,一般的观点认为学科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备课,可提高备课质量和节约备课时间。其次,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延长了师生交流的时间,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最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使教学活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任何一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它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上,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那些信息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信息技术具有支持现代学习和教学的使命,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对。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所谓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信息应用的实践能力,即按照课题和目的应用适当的信息手段,主要包括积极独立地收集、判断、表现、处理和创造必要的信息,按照对方的具体情况发送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二是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包括对信息手段特性的理解,对为了评价和改善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评性地处理信息,在接收信息之前,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训练的,而且应该是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的。
三是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即对社会生活中的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的理解,思考信息道德的必要性以及对信息的责任,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帮助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得传统的认知工具得到了充实,学生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认知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获取和占有信息是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前提,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获取工具,是学生发现和获取信息的一种良好途径。
第二,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后可以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发工具将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发现。
第三,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的通信工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人数、教学内容和课时等因素的限制,协作学习常常无法顺利进行,而信息技术为有效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
第四,作为自我评测和信息反馈的工具,包括作为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工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工具、学生对教师教学设计和导学过程实施的评价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十分高效和准确的学习评测系统,学生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各种问题,为不断进步打下基础。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的支持,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的创造工具。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有力支持着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其次,基于计算机的课件开发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再次,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形象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可以为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可以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例如,学生在制作关于地理内容的多媒体作品时,需要同时使用计算机、地理、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的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规划、制定有关内容。特别是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可以将多门学科聚拢在一起,学生可以学习多学科的交叉性知识。如果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进行整合,信息技术就可以使学生不区分学科的界限,在完成某一主题或课题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经过体验和活动,进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着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地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创造性、协作性地处理事物的态度,促进学生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既是技术和工具,又是使学生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