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绩效管理

五、绩效管理

(一)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原本是一种企业管理新理念,从实践上来讲,企业绩效管理(BPM)就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与其说绩效管理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不如说它是一种观念、一种哲学。其实,绩效管理更多的是向企业经理和员工传达一种观念,传达基于绩效而管理、基于绩效而发展的观念。而这里所提到的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成组织的目标,通过持续的开发与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作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这是将组织和个人目标联系或者整合,获得组织效率的一种过程。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绩效管理,教学双方可就下列问题达成一致:希望学生完成的实质性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影响,以明确的量规结合说明“任务完成得好”的标准,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学习绩效如何评估,指明可能影响学习绩效的障碍并排除。

(二)学习绩效管理的运用原则

学习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由师生共同完成的系统和过程。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小组和个体全部参与进来,教师和学习者通过交流的方式,将教学目标、学习职责、学习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以及个体的绩效目标等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持续不断交流的前提下,经历帮助个体清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个体学习者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从而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和绩效目标。在学习绩效管理运用过程中,有几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

1.系统性

学习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无论是在理论阐述还是管理实践当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误区:学习绩效管理等于学习绩效评价,做学习绩效管理就是做成绩考核表。因此在操作学习绩效管理时,往往断章取义地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评价,教师和学生做了绩效评价表,量化了考核指标,实施了考核,就是做了绩效管理了。这种误解使得许多教师在应用学习绩效管理时省略了极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制定、交流管理等过程,忽略了绩效管理中需要掌握和使用的技巧与技能,在实施绩效管理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教学的绩效管理的水平也在低层次徘徊,甚至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程序和效果。

2.目标性

目标的制定一般是在教学大纲基础上,依据教学系统设计,由师生共同协商每一阶段教学的绩效目标(行为目标),这样做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师明确如何更好地通过学习者的目标对学习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支持帮助。同样,学习绩效管理也强调目标管理,只有学习绩效管理的目标明确了,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才会有方向,才会更加团结一致,共同致力于绩效目标的实现,共同提高绩效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的整体目标。如果在进行教学评价之前,将评价的依据或条目公布给被评价人(教师或学生),会对被评价人下一步的教学或学习目标起到导向作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评价的这项功能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原因在于,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中,强调以学为中心,学生将被赋予较高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这样一来,教师将更为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学习。因此,事先将评价的标准交给学生,使他们知道教师或其他学生将如何评价他们完成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自己调节努力方向,达到教师预想的教学目标。

3.交互性

交互实质上是教学沟通与交流,沟通在学习绩效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绩效沟通,可以帮助学生诊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进步;可以实施指导与帮助,以共同实现目标;也可以估计学生的成绩和认识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可以解释为什么成绩不理想,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合适、教师无能,还是由于学生的精神、动机不适当,抑或是学生的学习准备不充分和能力不够,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所以,沟通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绩效管理就是致力于教学沟通的改善,全面提高师生的沟通意识,提高教学管理的沟通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教师的教学素质,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效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为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丰富快捷的交流方式。

(三)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区别

在应用学习绩效评价与管理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会混淆两者的区别。简单来讲,对于绩效评价,李维森(Levision)在1976年曾经指出,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评价系统大都有些许不足之处,这一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绩效评价的明显缺点在于,对绩效的判断通常是主观的、凭印象的和武断的。实践证明,提高绩效的有效途径还是进行绩效管理。这是因为绩效管理是一种可以提高组织个体的绩效和开发团队、个体的潜能,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整合的管理方法。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绩效的持续发展,促进形成一个以绩效为导向的学习文化氛围;激励个体,使他们的学习更加投入;促使学习者开发自己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满意度;增强团队凝聚力,改善团队绩效;促进组织内成员的学习、沟通和交流,发展个体之间,个体与教学实施者、管理者之间的建设性的、开放性的关系,给每一个个体提供表达自己学习愿望的机会。可见,学习绩效评价只是完整的学习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能单纯地用绩效评价来代替绩效管理。


[1]周海银.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