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制定一套统一的教学目标,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目标没有照顾到学生学习差异性的特点,致使实现目标的效果不理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点不同,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制订学习计划,最终实现各自的既定目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进一步加强,逐步加大线上学习的力度,增加课外学习的量,尽量将课堂时间用于个性化的辅导或讨论。[1]
(二)制定以目标为导向的多元、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无法做到全面衡量学生的水平,所以制定以目标为导向的多元、立体的教学评价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元、立体”指的是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首先,改变传统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改为师生、学生自我评价等多主体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这样的综合评价过程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同时也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评价内容也要多元化。考核的内容应该是动态多维度的,包括课前的预习情况、课堂上的表现、课堂参与度、课后自我管理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后拓展学习情况、线上学习情况等学习活动应该包含在评价范围内,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基础、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单一的标准无法衡量学生学习的过程情况,所以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该因人而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更多地关注自我进步。
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学态度、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教学研讨与习题测验、教学效果等方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见表4-2。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指导是评价的重点,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重视。
表4-2 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过程性混合式评价体系的实施
过程性混合式评价体系的实施主要是对不同评价主体所做的评价给予不同的权重,权重的分配直接体现了目标的达成。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性、学生的参与积极度、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来评价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集体讨论等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或多种表征,不断呈现、解释自己的想法。
[1]王春香.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