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比较

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比较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为中心,促进学习者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形成。为了达到信息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其教学评价必须要与各种相关的教学要素相适应,从而也必然与传统的教学评价迥然不同,其区别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评价目的不同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评价学习结果,以便给学生定级或分类。评价通常包含根据外部标准对某种努力的价值、重要性、优点的判断,并依据这种标准对学生所学到的与没有学到的进行判断。为了评价学习结果,传统的评价往往是正规的、判断性的。而在信息化教学中,评价是基于学生的表现和过程的,用于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它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技能。这时的评价通常是不正规的、建议性的。

(二)评价标准的制定者不同

传统评价的标准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师、课程编制者等的意图制定的,因而对全体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相对固定且统一的;而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学生在如何学、学什么等方面有一定的控制权,教师则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在信息化教学中,评价的标准往往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制定的。

(三)对学习资源的关注不同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资源往往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辅导材料,因而对于学习资源的评价相对忽视,往往只是在教材和辅导材料等成为产品前,才有由特定学生与教师所实施的检验或实验性质的评价出现。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特别是互联网在学习中的介入,更使学习资源呈现出取之不竭之势。如何选择适合学习目标的资源不仅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所要获得的必备能力之一。因而,在信息化教学评价中,对学习资源的评价受到更广泛的重视。

(四)学生所获得的能力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他们通过教师的评价被定级或分类,并从评价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然而,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指望像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样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是不可能的。因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终身学习者,自我评价将是必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这种技能本身就是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评价工作的任务之一。

(五)评价与教学过程的整合性不同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如图2-2所示。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评价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图2-3所示。

img

图2-2 评价在传统教学中的位置

img

图2-3 评价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位置


[1]马启龙.信息化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7:77.

[2]张有录.信息化教学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