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评价及其存在的问题

六、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评价及其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评价着眼于促进师范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以往只注重总结性评价的方式,坚持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而且倡导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减轻学生的压力,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

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利用计算机可实现评价的自动统计分析和评分功能。为更好地运用评价方法,下面对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进行比较,如表5-7所示。

表5-7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比较

img

(二)信息化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教学评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内容

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上的知识,忽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评价标准

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

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依赖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4.评价主体

被评价者多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互动的评价模式。

5.评价重心

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