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MOOC是教育观念的新突破,给开放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MOOC的课程设计虽与传统的课程差别不大,但是MOOC在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纳入学分制度,主要是以慕课认证的形式运作,为了得到相关认证,MOOC也会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通过证书的形式体现出来。
MOOC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大规模开放的课程。“M”代表Massive,是大规模的意思,表示教师和学生的规模比较大,参与的高校众多,网络课程比较多等。第一个“O”是Open,代表开放的意思,表示课程都是全面开放。第二个“O”是Online,代表在线,意思是只要具备上线的条件就可以随时随地、自定步调地进行学习。“C”代表Courses,译为课程。第二,内容精炼。MOOC视频制作以短小精悍为主,一节课一般10—15分钟,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满足学生的业余学习需求。第三,师范生的广泛性和公平性。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的课程,师范生来自全世界各地,MOOC没有设置门槛,不同背景层次的人都可以进行学习,对于每一个人是公平的。第四,学习的个性化。在MOOC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定步调进行学习,一切以学生为主,学生可以选择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略看,也可以对不熟的知识点进行回放,而MOOC的短小视频,正好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让学生自己掌握课程的节奏。
由于慕课混合式教学的背景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化学习,因此,混合式教学蕴含的深层内涵和要义是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也就是说,互联网环境中的学习者的所有学习和探究行为都是在网络联通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者在整个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互联网搜索以及与网友沟通交流,所以整个学习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在限定的时间、限定的场合要求学生在信息来源渠道相对单一的条件下,相对独立地完成学习过程相比有着巨大的改变。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变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体来说,慕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目标与该课程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大致相同,但在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上有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学习者新的要求。具体而言,慕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分析、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在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在信息的存储和数据的运算方面已经全面超越了人类,所以在信息时代,对人类而言主要应该培养的不再是记忆能力和运算能力,而应该是迁移学习能力。所谓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就是指人类思维可以将以前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新问题,更快地解决问题或取得更好的效果。迁移学习被赋予这样一个任务:从以前的任务当中去学习知识或经验,并应用于新的任务当中。换句话说,迁移学习的目的是从一个或多个源任务中抽取知识、经验,然后应用于一个目标领域当中去,因此迁移学习的核心就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一直强调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虽然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试图使计算机也具备迁移学习的能力,但从总体上看,迁移学习仍然是人类思维区别于计算机人工智能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也是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应该重点培养的能力,同样也是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慕课混合式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提高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避免死记硬背地识记和运算,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中学习是在限定时间和孤立空间内完成的个人行为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够在网络空间的弹性时间内通过共享的知识库和社交网络自律地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分析能力、问题导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迁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