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设计

第三节 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设计

慕课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策略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学习,充分利用搜索引擎、文献数据库、学科专业数据库进行知识建构,利用网上的学科讨论社区和类似“知乎”的知识讨论社区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性,使其能够分辨各种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能够从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中分辨主流和科学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混合式教学系统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发展性原则。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为使学习者适应社会的发展,深入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学校应以培养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着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使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为把教育办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的构建过程中应遵循发展性原则。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开展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主,使学习者以终身学习理念为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真正实现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化。

线上教学是学习者通过慕课平台进行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每一单元的在线测试的学习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利用班级QQ群在网上开展线上交流辅导讨论,使学习者在与教师异地异步的情况下,可以随时向教师和同伴交流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从而使学习者的问题和困惑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团队进行重难点和实验教学讲解,指导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同时,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建立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开展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

整个线上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线下教学过程注重实践和小组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习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则在培养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习者的探究学习能力,真正使学习者实现全面发展。故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的发展性原则为参考依据的。

第二,教学目标导向原则。教学目标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只有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才能明确自己通过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故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也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而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课程设计应突出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

第三,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教师的“教”最终主要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如何,则要依据评价系统进行反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单一评价方式,不利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更不利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与传统的评价方式不同,为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使学习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将依据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即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关注学习者的最终考试成绩,还应关注学习者学习的全过程,从而真正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使学习者真正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慕课混合式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纯网络在线学习模式各自的弊端,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培养出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使学习者今后能够持续利用慕课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终身学习。

进行慕课混合式教学系统设计需要解决四个主要问题。

第一,分析慕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中“线上”“线下”各个元素的适当比重。

第二,从前端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三个方面设计一套基于慕课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版,并详细梳理教学流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第三,对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以作为教学设计替代的依据。

第四,设计并开发慕课教学APP,供教师和学生使用,串联混合式学习中的线上学习活动和线下学习活动,作为MOOC混合式教学的物质载体。混合式教学中各个教学元素的比重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比重设置不当,将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因此混合式教学的比重问题实质是一个微妙的平衡问题,见如表4-1。

表4-1 混合式教学各个元素占比情况对比表

img

由上表可以看出,如果线上教学占比过大,则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学习资源碎片化。线上学习活动主要是由学习者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根据教学实践,如果线上学习大于70%,此时由于缺少教师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学习者很容易迷失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利于学习者合理利用线上学习资源,从而导致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碎片化。

第二,学习兴趣降低。由于线上学习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异地异步的学习环境下展开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不善和教师沟通的学习者,教师很难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困惑,同样,学习者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反馈。根据教学实践,如果线上学习活动大于70%,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及时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幅降低。

第三,学习效率低。与传统课堂相比,线上学习活动是缺乏教师监督和督促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实践,线上学习活动如果大于70%,对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很难按照教师发布的教学任务完成教学活动,从而造成学习效率不高。

如果线下教学占比过大,则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线下学习活动是基于小组协作的方式展开的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线下教学大于70%,虽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第二,缺席率高。线下课堂教学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分为同一个小组,使其在进行团队实验以及完成团队项目时,每个学习者均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如果线下教学大于70%,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参与意识较差的学习者来说,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从而缺席线下教学。

如果线上教学占比小于30%,学生可能会抱着应付的心态敷衍了事,草率地完成在线视频的观看以及在线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不能充分利用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如果线下教学占比小于30%,教师将不能及时有效地解答学生在线学习的困惑,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问题就会比较多,从而得过且过,以至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故线上教学占比过大或者线下教学占比过大,对基于慕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来说均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因此,一般而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线上学习活动占65%,线下教学活动占35%的教学方式适合大多数课程的慕课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