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对完善科举制的重大贡献

武则天对完善科举制的重大贡献

何元茂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更在以制选人。人才制度的及时调整完善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典型表现。武则天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开明的政治家和唯一享有“万国衣冠拜冕旒”之殊荣的女皇帝,其人才思想和用人方略在中国古代人才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75年,毛泽东在称赞武则天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时评价道:“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1]有学者认为,武则天的识人之智、用人之慧,主要表现在对人才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上,她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则更新和完善了在唐朝政治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对整个社会发生深刻影响的科举制。也有学者认为,没有武则天通过科举之途培养选拔的一批优秀人才就没有后来的开元盛世。创立于隋、终结于清的科举制被西方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正是源于武则天时期的改革完善,才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在我国延续1300年,也成了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匹敌的独一无二的人才选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