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墓志边饰十二生肖图案演变浅析——以生肖猴为例
张婉丽
石刻墓志是我国古代丧葬礼制中重要的随葬品之一,它是置于墓道或墓室并用来记载墓主身份、地位和生平事迹的葬品,其选材多以青石为主,墓志上除了刻有志文外,人们常把自己崇拜的图腾或者能代表美好愿望的图案装点在墓志上,以祈逝者灵魂得以佑护。唐代石刻墓志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墓志不但在选材、打磨、制作上非常考究,而且书法精美、变幻多样,特别是墓志边饰图案更是精美绝伦、繁缛华丽。
位于陕西礼泉县的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园占地面积30万亩,有陪葬墓190余座,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帝王陵园。昭陵博物馆共收藏唐昭陵陪葬墓出土的石刻墓志46合,这些墓志主要体现了从贞观十四年(640)到开元二十六年(738)近百年间墓志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这一时期恰好处在初唐到盛唐最繁盛兴旺的时期,墓志书法不但多出于书法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而且墓志的纹饰种类繁多,雕刻精美,形象生动。唐昭陵墓志常见的纹饰有四神、十二生肖、瑞兽、蔓草花卉、云纹、忍冬纹、几何纹等,其中十二生肖便是极具特色的主体纹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