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绘画雕刻
由于吸纳了西域画派的技法及宗教色彩,初唐时期,宫廷画师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画圣吴道子擅画佛道人物,笔迹磊落,势状雄峻,富于立体感。曾在长安及洛阳寺观作佛道宗教壁画300余间。所画人物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又称“吴装”。之后,主要有张萱的《仕女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传世之作。唐朝的壁画气象万千,如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如敦煌、龙门、麦积山及炳灵寺石窟都非常著名。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不已。昭陵六骏、帝王陵寝石刻组合以及墓葬三彩陶俑精美异常。活跃在开元年间的杨惠之和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号为画友。后见吴名声渐重,于是焚毁笔砚,专攻雕塑,有“塑圣”之誉。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曾在各地寺院制作过许多塑像,著有《塑诀》,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