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军”“州”讨击使职及其性质职能考略——“安史之乱”以前讨击使职研究之二

“安史之乱”前“军”“州”讨击使职及其性质职能考略——“安史之乱”以前讨击使职研究之二

李文才

笔者曾撰《关于“安史之乱”以后讨击使职的几个问题》[1]、《“安史之乱”以前讨击使职研究之一》[2]二文,前者从史源分布、军事职能、讨击使职的“幕职化”三方面,对“安史之乱”以后的讨击使职展开讨论;后者首先对“安史之乱”以前16例诸“道”讨击使职的类型进行区分,根据“道”的不同涵义将其区分为“道①”“道②”“道③”三种类型,然后通过对其任职情况的考述,分析阐明其结衔方式。然则,唐代讨击使职的问题涉及面广泛,决非三两篇短文所能尽述,兹再撰《“安史之乱”前“军”“州”讨击使职及其性质职能考略——“安史之乱”以前讨击使职研究之二》,对“安史之乱”以前诸“军”“州”讨击使职任职情况、结衔方式略作考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性质、职能稍作分析。冀本文与此前二文得互为补充,以窥讨击使职在唐代发展演化情况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