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歌
2025年09月26日
唐朝诗歌
唐朝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初唐时期,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最著名。盛唐时期,以“诗佛”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以及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呼声最高,王昌龄擅七绝,风格雄浑,格调高昂,诗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余韵,有“七绝圣手”之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更是称霸诗坛。崔灏《题武昌黄鹤楼》诗,为世所颂,严羽《沧浪诗话》称其诗为“古今七律第一”。中唐时期,白居易以及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成果卓著。又涌现出了“诗囚”孟郊、贾岛,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意思是指他们二人的诗风清峭瘦硬,好作苦语,简啬孤峭,寒凉凄冷。代宗朝大历年间,诗坛上涌现出了10位活跃的诗人,“(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67]十人皆擅长五言律诗,吟咏山水,歌颂升平,多属应制之作。以郎士元、钱起成就最高。郎诗温秀蕴藉,稍趋浮响;钱诗体格清新,理致清淡。晚唐时期,出众者如李商隐、杜牧,并称“小李杜”。清人彭定求等10人奉敕编纂《全唐诗》,康熙为之赐序,故又称《钦定全唐诗》,九百卷。以清初季振宜《唐诗》(七百七十卷)为蓝本,参取明人胡震亨《唐音统签》(一千三百三十三卷)增订而成,共收录唐及五代作者2837人,诗歌49403首,残句1000余条。